蘇文峯牧師介紹禱讀靈修法——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起點

「用聖經的話來禱告,用禱告的心來讀聖經」
「很多弟兄姊妹理性上相信有一位神,但神對他而言好像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我們怎樣親近神?怎樣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呢?聖經所啟示的神是真實的,神就在那裏。神學家薛華有一本書説神是『The God Who Is There』(永在的神),這樣一位神怎樣才能成為『The God Who Is Here』(此在的神),成為我的神呢?」

在最新一期網絡基督使團所出版的《教會》期刊中,美國校園團契總幹事、《海外校園》雜誌社社長蘇文峯牧師藉著一篇題為《個人靈修式讀經》的文章分享了這一方式的讀經對於建立個人與神之間親密的關係相當重要。

他介紹説,讀經有四種方法,包括禱讀、速讀、熟讀和研讀,這四種方法應當並重。其中禱讀也就是個人靈修式讀經,就是用禱告的心來讀經。

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是我們一生的學習,而親近神最基本就是借著讀經和禱告。基督徒最大的問題是讀經變成了義務,一個該盡的儀式,甚至在教會聽講道的時候也覺得神離得很遠。到底怎樣親近神呢?蘇牧師分享了他的一點心得,就是「用聖經的話來禱告,用禱告的心來讀聖經」。

讀經的第一步,也可以説是第一個原則,是先要把心態調整好。一般人讀經往往帶著研究或者批判的心。其實基督徒應當帶著禱告的心去讀經。禱告就是帶著謙卑的心,承認説我不能,但神能。所謂「用禱告的心」就是以誠實心,渴慕、祈求的態度。

另外一個原則,就是用聖經的話禱告。禱告不單單是開口這麼簡單,要做到達到神面前的禱告其實不容易。人需要通過禱告來與神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因此最好的禱告就是用神的話來禱告。蘇牧師舉例説明,比如要去見一位作家,一定要先讀過他的書,然後再跟他談話。同樣,聖經是神所寫的書,所以要跟神談話,要先認識神,也要用聖經的話來禱告。禱告的時候,把聖經的話融匯進去,使聖經的話成為自己的話。簡單來説,禱告就是用神的話來向神説話。

蘇牧師坦言,能夠用神的話禱告是需要操練的。蘇牧師舉出一般基督徒都很熟悉的詩篇23篇為例子,第一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當用禱告的心去思想——祂是「我的」牧者,不僅僅是大衞的,也是「我的」牧者。這樣,就可以用第一句來禱告:「耶和華啊,你是我的主,我來投靠你,我順服你,你是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幫助自己默想神在個人生命中所作牧養、教導、醫治和引領等工作。一面讀這句話,一面就應用到個人的生活中,去向神感謝:「你是我的牧者,你曾經喂養我,供養我,在幽谷中把我找回來,保護我」。一面讀,一面感謝,或者認罪、祈求。這就是把經文立刻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第二節「我必不至缺乏」,提醒自己默想最近最缺乏的是什麼,比如可以這樣禱告:「你應许我説,我必不會缺乏,求你供應我,我最近比較缺乏愛、忍耐、智慧,求你讓我在這些方面不至缺乏。」

蘇牧師指出,讀聖經的時候,需要把作者與神的關係讀進去,把自己與神的關係也讀進去。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個人靈修讀經,目標不在於自己讀經讀了多少,而是借著這段經文,在此刻來親近神,來到神的面前,跟神討論。就好像一個孩子到父母親的身邊,不是隻要錢,而是跟他們交流今天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那天他們説的話是什麼意思、自己的想法又是什麼…這是進入跟神親密關係的過程。神是個靈,人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祂。神是靈,也代表祂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祂知道每個人的心情和需要。靈修式的讀經,是學習親近神。

蘇牧師説,基督徒生活所處的是一個很現實的世界,但嘗試去親近神的時候,就是來到祂的寶座前。雖然外面聲音很嘈雜,但還是可以來敬拜神的。靈修式讀經就是一個操練跟神關係的過程,不管外面怎樣,現在就進入內室,聽聽聖經的這些話就是神要對自己説的話。神就是此刻在這裏的神(God Who Is Here),祂正在對自己説話,我們只要趨前、靜聽、傾訴,然後出來,再次進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見證神。

蘇牧師更表示,禱讀的靈修法不僅幫助基督徒更深地與神對話,而且更對於深刻了解每段經文的意思有所裨益。他鼓勵基督徒當常常操練這種方式的讀經,神也樂意我們去親近祂。他盼望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夠進入到跟神親密的關係裏面,否則就很容易成為純理性化的基督徒。成為基督徒並不只是一種身份狀態的改變,更加要真正成為一個屬神的人,「真正的屬神」是一種生命的關係、是一種生命的經歷。

如欲瀏覽該文章原文,可點擊https://www.churchchina.org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

  • 孫東升牧師: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

    近日,華人牧者孫東升在其針對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的評論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從來不是靠國家權力推動的,教會的復興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聖經真理。”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