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本民眾的行為接連備受媒體注視,大都顯出守禮高尚的品德,究竟反映了一個怎麼樣的心態,對日本人的宣教是否帶來契機?
日本先有關西地區(18日)清晨發生規模6.1強震,大阪市出現多處災情,但日本人面對災情依舊是井井有條,市中心的新幹線停駛時,日本人情緒仍顯平靜,如貫下車徐徐步著路軌疏散。
19日世界盃賽後日本球迷仍冒雨在看台上用自備塑膠袋撿拾垃圾才離場,上屆世盃賽日本隊縱然落敗亦如是,日本球迷的好品德備舉世稱讚。
道德是日本人的神
日本人重視「整潔」、「尚守禮節」的道德品格一向為人樂道,背後反映著日本人重視「縱式」的關係,將個人、社會和國家視為一個序列,自己只是序列中的一環,因而流露出一種由下至上的服從性。對於是否有利接受福音,就有不同的觀點。
現居中國參與家庭教會的日本基督徒M弟兄向《基督時報》表示,日本人重視道德,對自己達到道德標準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説道德是他們神,「當日本人知道你是一個基督徒,他們會非常尊敬你,但不會問你為什麼信耶穌。他們只看你的道德方面,而且只會停留在這個層次就不再關心別的,當你想向他們介紹福音,他們會拒絕。」
M弟兄表示,日本人很多都信佛也有很多人拜祖先,但他們不太理會對方信什麼,在日本傳福音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只關心個人的道德,這種文化非常之強。
,
作為日本人而相信耶穌的M弟兄指,自己是家庭裏第一個基督徒,父母爺爺嫲嫲都沒有逼迫他只是説基督徒也挺好。「在日本信耶穌不會遭到逼迫,大家都非常尊重你包括家人。」今天,M弟兄的父母也信了主,只是嫲嫲還未信主,M弟兄表示,像嫲嫲那輩的老人家還是很難接受信仰,因為經歷過戰爭年代思想更為頑固,覺得年輕人沒有吃過苦頭很難聽進福音。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日本人流露於人前的道德規範,可能只是將脆弱心靈壓抑下去的一個表徵,如何打破僵局將福音帶進日本人的心田?
切入日本人的道德界線裡
曾在日本宣教、現為香港恩福聖經學院宣教專任講師羅兆麟在《今日華人教會》表示,既然日本人一向重視「整潔」,就以此話題引入有關「罪」的討論,這並非指控日本人有罪。
羅兆麟按在日本宣教的經驗,建議我們只需問日本朋友:「你認為自己聖潔麼?」然後可以追問:「日本人通常怎樣成為聖潔呢?」他們會常説:「不知道。」有些朋友曾反問他有何建議,此時他會以基督赦罪之恩分享個人見證。
羅兆麟指,當雙方建立了關係後,他就會與對方討論「一神」的問題,接著以《聖經》羅馬書1至2章分享有關敬拜「造物主」和「被造之物」的不同,進而回到基督的出生,與他們查看耶穌出生的預言、死和復活,並説明約翰福音1章有關「道成肉身」的真理,最後以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比喻」結束,並鼓勵對方回到「天上的父」身邊。
羅兆麟總括,向日本人傳福音並不建議硬要他們認定「只有基督」才得救,反而是佈道者的態度,以謙卑的心認識及尊重不同文化,聆聽和理解對方的需要,從而活出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