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事工經歷多次的轉型,從起初製作福音幻燈片、拍攝福音電影、至今天的電視台,30年來帶領10萬人信耶穌,未來的使團又會怎樣轉型繼續肩負傳福音的使命?
新媒體的緣起
袁文輝繼續暢談從舊媒體走向新媒體的孕育過程:「影音使團不單止做影音還要把影音依附在福音實踐上,目的要將傳福音的速度加快3至4倍。」
這話何解呢?從袁文輝的臉上流露迫切的神情,相信必有原因。
「我媽媽和外父的年紀都漸大了,隨著人長大在世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向家人傳福音甚至同工的家人信主都要加緊腳步,亦令我思想有什麼途徑可以加快傳開,這是使團的媒體事工要轉型的原因。」
袁文輝繼續指,影音使團推出每一項事工,無論是傳統或創新都要達到福音的果效,「以前做一個節目只求順利播出,現在做一個節目會多考慮怎樣令人生命成長,觀眾不單是看節目,還要與福音多一種關係和連繫。」
新舊媒體的結合
袁文輝解釋:「現今的時代,無論用什麼媒體播放節目都可以凝聚到人,然後把他們帶到下一個活動,從單向的觀賞節目進到聚會裡,達到人與人的接觸產生互動。未來的製作環繞不同人物的見證或拍攝連續劇,內容都會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節目播出前舉辦首映,希望接觸更多未信的人,然後邀請他們參加佈道或慕道小組,聚會是連續性的。每一個節目都設小組,所以約共需要8至10位義工或同工做組長。」
袁文輝指,這個模式稱為新舊媒體結合,將會從今年9月或以後開始實踐,未來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影音使團與教會共生
影音使團辦佈道或慕道小組,功能會否與教會重疊?袁文輝直言:「這個年代機構和教會的分界線已經非常含糊,各個界別都是息息相關的,而影音使團和教會是共生的關係。」
談到機構與教會的角色,他有獨特的見解:「無論教會規模有多大都不能處理到全港20至30萬基督徒的問題。按非正式統計香港大約有100萬人曾經上教會但離開了,香港有這麼大的教會能接觸該羣體嗎?」
他繼續指:「影音使團也不可以離開教會,需要和眾教牧一起面對教會增長、傳福音、離開教會和重歸主者的問題。在三十年前香港只有400萬人口,教會大約有20萬基督徒;今天香港人口已上升到700至800萬人,但上教會的人仍只約30萬人。」
袁文輝質疑:「為什麼做了那麼多福音工作,信主人口仍然那麼少?我們作為一間機構亦有深刻的反省,影音使團做了30年傳福音的工作超過10萬人信耶穌,都是在影音佈道會決志的,所以傳媒傳福音的力度是10到100倍。」
他再指,有很多沒上教會的基督徒觀看創世電視台節目,「我們成為不上教會的人一度橋樑,幫助他們重回教會而被牧養。」
因此,對於影音使團未來的發展、新舊媒體的結合,袁文輝重申:「我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