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愛筵」聖誕送愛到台東25%願望已達成

元頤網、台灣的新希望基金會與健康家庭文教基金會、美國的生命河基金會共同舉辦的「雲端愛筵——2012聖誕快遞到台東」活動已在12日正式揭開序幕,當日在美國矽谷及台東兩地均舉行了首部曲,讓愛跨越太平洋在兩地湧流出去。

「雲端愛筵」活動旨在透過雲端網絡元頤網(www.yuanyinet.org)集結愛心讓台東縣120所中小學,共兩萬名孩子的聖誕願望能以實現。美國時間11日晚上(即台灣時間12日),主辦方獲得《丁丁電視》支持從矽谷向台東以至全球放送「來自美國的祝福」節目,作為「雲端愛筵」活動的首部曲。為「雲端愛筵」活動出錢出力的多位愛心人士在節目上分享,包括Cupertino市長Orrin Mahoney、北美洲台灣商會總會長Kico Lin、灣區名藝術家陳菊美、北加州台灣工商會會長蘇慧珍、「雲端愛筵」主要策劃人之一Lynn Chow、義工Annie Tsai、王霖和畢人一夫婦等。

Cupertino市長Orrin Mahoney表示,看到台東的學校的願望都是非常樸實簡單的,在美國的孩子非常幸福,已經不缺這些物質的東西了,他希望靠著大家的愛和關懷可以把台東這些孩子的需要解決。

熱心服務社區、參與很多義務工作的北美洲台灣商會總會長Kico Lin對於採用最先進的雲端科技與慈善行動結合感到非常興奮,元頤網的出現激發了善心人士的愛心,她呼籲大家慷慨解囊,為台東的孩子完夢。

捐獻出全開捲軸水墨畫《訪太魯閣記》給「雲端愛筵」活動作慈善拍賣的灣區名藝術家陳菊美説,她本人也是在鄉村長大,因此很明白那裡物質的需求,鄉村的孩子們不是沒有天分,但需要各界人士去幫他們發揮出來。她的水墨畫拍賣底價為20萬台幣,希望可以幫助到台東的孩子。

北加州台灣工商會會長蘇慧珍在百忙中抽空支持「雲端愛筵」活動,她説「愛心是不分國界,也不分你跟我的」。她感謝元頤網創辦人李祖昌博士(TC Lee)用最新的科技開發一個雲端愛心的平台,讓所有的人都可以有機會發揮愛心,把愛心分享給世界每個角落中的弱小族羣。北加州台灣工商會是一個工商團體,也是一個義工的組織,義務為各界工商朋友提供交流的平台,本來他們就是有愛心的一羣人。北加州台灣工商會祝福台東的孩子今年的夢想可以達成,並答應未來也會盡力為他們完成心願。

在多位「雲端愛筵」活動參與者的分享中,大家不約而同的提到今年8月份台東縣的少年棒球隊來加州參加美國小馬聯盟野馬級世界少棒錦標賽得到了冠軍的事。據説,因為預算的關係,台東少棒隊只能在比賽前一天到達,因為時差的緣故,他們在第一場比賽失手落敗,但在旅美台胞的打氣下,他們再接再厲,最後勇奪世界冠軍。北美的一些華人因此對台東的孩子有很深刻的印象,並且願意為了他們的教育和培養出一份力。

義工王霖和畢人一夫婦由於元頤網創辦人李祖昌博士(TC Lee)的邀請,同心參與到「雲端愛筵」活動來。王霖説,其實「雲端愛筵」活動是從8月份才籌劃起來,為台東120間學校達成夢想是一件又大又難的事,但在短短數個月裡面,她親眼看到了因著同工們的熱心擺上,都一步步去達成了,可以説這個是一個奇蹟。

元頤網12日分享愛心成果,現藉由元頤網及兩地的合辦單位在美台兩地已籌募到的基金經將近 15萬美元,義工72 人,並有119 慈善機構共襄盛舉,受益人約有8,562人。截至12日為止,120所台東學校的聖誕願望達成率已超過25%,其中包括美國的形象設計師王時美女士為長濱國中所設計的制服;灣區名藝術家陳菊美女士捐獻的全開捲軸水墨畫《訪太魯閣記》拍賣底價為20萬台幣;美國生命河基金會認養的電光國小每天的牛奶;台灣合作金庫捐贈200輛腳踏車給台東永安、武陵及東河國小小朋友;羣邑集團總裁餘湘捐50台平板電腦給台東新生國中;華信航空招待豐裏國小參觀台北市立動物園;秀泰影城願意到蘭嶼為四個國小的孩子放映大銀幕電影;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承諾為台東瑞源國小開辦舞蹈課等。

創建於2011年的元頤網 (www.yuanyinet.org)是北美首創的雲端慈善網路,是一個全球性的慈善雲端網路平台,跨越宗教、政治、國度和地域的界線。元頤網希望使全球性與地區性的慈善團體可以結盟,草根慈善團體與全球知名的慈善組織可以結為一體,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同心付出。

「雲端愛筵——2012聖誕快遞到台東」活動是元頤網展現愛心能量的首試,也是全球首見的雲端、實體演示及愛心運動三合一的慈善盛會。

在這距聖誕還有十幾天裡,「雲端愛筵」活動希望能結集更多個人及團體的力量,從美國到台灣,積沙成塔,滙水成河的來為台東縣120所中小學完成剩下75%的心願;如太麻里鄉大王國小建圖書室,台東市知本國小增加圖書館新書,台東市富岡國小免費營養午等。

請即到「雲端愛筵」活動網站,為孩子們耶誕送暖:http://cloudcharityfestival.net/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榮牧師發文悼念:約翰·麥克阿瑟安息主懷,享年86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約翰·麥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識到他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麼巨大的貢獻。他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滿載講道與寫作的屬靈遺產。」印尼佈道家、STEMI國際事工創辦人唐崇榮牧師説。

  •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華人護教學學者駱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書《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謹嚴的學術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多年來刨根究問的難題逐一解答。《基督日報〉訪談駱博士, 對他為何投身護教學、護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護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約翰·派博:關於全球宣教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國人並非等同於基督徒。我們「首先不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或尼日利亞人。在每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樓頂上,對所有民族主義傾曏者大喊:『在每個國家裡,我們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國,我也是一個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