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的標誌在西方國家是平常不過的,無論是在藝術品、裝飾品或是建築物上都隨處可見。可是對於基督徒來説真正有意義的,就只有那在各各他山上、耶穌為世人的罪孽所背負的十字架。兩千年後的今天,你是否知道主的十字架呢?
踏入受難週,三藩市灣區的華人教會都特別在主日信息裏再次紀念耶穌受難、釘十字架及復活的史實。三藩市金巴崙長老教會的劉澤華牧師在4月5日棕樹主日的講台信息,與會眾分享了主耶穌被釘十架前的一夜與門徒共進最後晚的片段,默想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而十字架就是那可靠的確據。
路加福音22章14-20節描述耶穌設立聖禮;21-22節有耶穌對那出賣他的門徒説預言;23-24節有關耶穌的門徒爭論誰要為大。劉牧師指出,信徒應嘗試代入耶穌的角色,想像他經歷這一切時的心情。耶穌騎著驢子光榮地步入耶路撒冷城,當時無不夾道歡迎的,可是耶穌卻知道不過幾天,同一批人就要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就連那些已經跟隨自己超過三年的十二個門徒,也不明白他將要走的道路。面對這無奈的孤獨,耶穌仍邀請心愛的門徒與他進
,藉著餅和葡萄汁深情地説明自己的託付,甚至他知道有一人將要出賣他,也儘量要去挽回他。
路加福音22章21-22節記著説「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所豫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一些曲解聖經的人説「猶大是神,因為他出賣了耶穌,耶穌才可以釘十字架完成救贖」;其實耶穌就明明説了,人子是一定會為世人犧牲的,而那出賣他的人仍要為自己所做的負責。耶穌在猶大面前説這話,無非是要警告他、挽回他,希望他能夠反省,並且回轉,不要在罪中沈淪下去。
「神是願意給我們第二次機會的神。」劉牧師見證説,「也許我們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連自己接受不了,但是我們只要願意回頭,神就會給你second chance。」神的愛就是如此高深,面對著得罪祂的人,祂不會趕快消滅他,反而要接受他、挽回他。
更加令人扎心的是23-24節,門徒們爭論當中誰要為大的場面。門徒不但不能體會耶穌的心情和他的愛,反而以自我為中心,先考慮自己的益處;這是與耶穌的榜樣與教導完全相反的道路。神的兒子來到世上,沒有以一個君王或者執法者的形象顯現,他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與人同住,服侍他們;而且與所有人一樣經歷過試探,但他沒有犯罪,並且得勝一切。主曾為門徒們洗腳,為要説明福音的道理是:想要為大的,就先要謙卑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主愛世人到底,不但甘心為人洗腳,以至把生命也捨了;十字架就是神永遠不變的愛的記號,是主用寶血跟世人立的永約。
「人的promise(約定)是很有限的,但是耶穌給我們的promise是一個怎樣的promise呢?這個是用血跟你立的。根據以色列律法,各種立約中最嚴謹的一個就是用血來立的。」 劉牧師説,「我們今天就要抓緊神的應許。當你覺得自己的世界被翻轉了,所有的東西都好像揹你而行,家庭、感情和事業都不順利了,但要記住前面還有耶穌基督和他的應許,因為這個應許是用他的血跟你立的約,是不會改變的約。」
位於Cuptertino的基督之家第五家4月5日的主日信息,關國瑞牧師亦以聖為題。聖
不只是一個儀式,更重要的是通過儀式再次省察主的愛,被他的愛所感動,不要像當年的門徒一樣無動於衷。引用哥林多前書11章23至29節,關牧師指出聖
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紀念主,包括他的所言、所行。
「主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我們的罪。這只有耶穌基督為你而做。」關牧師説,因為《聖經》清楚記載,若不流血,罪不能得赦免,「我們的罪之所以被赦免,全因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流的血代贖了。」
再者,是紀念耶穌所説過的話。關牧師指出,耶穌曾經多次預言自己要被釘十字架,可惜的是貼身的門徒竟然聽不進去,只有馬利亞聽見主要受苦而膏了耶穌。馬利亞打破玉瓶為耶穌膏油,想趁著耶穌還活著的時候,將最寶貴的獻給他,卻被跟隨耶穌三年半的門徒視為「浪費」。
關牧師提到,耶穌吩咐門徒們要以守聖來紀念他,這意思不是為了他自己而説的。其實正好相反,如果人忘了主,是人的虧損。耶穌説「你們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並不是很血腥、很殘忍的場面。主耶穌引用「吃、喝」來寓意他與我們的生命融成一體,就是在得救的人的生命當中的體驗。
關牧師勉勵信徒,再次確認自己通過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蒙恩得救的生命,每日紀念主恩,這樣心裡就自然有立即對付罪的決心,且認真在神面前禱告,祈求主的幫助和赦免,以新生的樣式過每一日。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