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好像一片好土,撒甚么种子就结甚么果实,但非洲仍有许多未得之民。资深宣教士郭志茜在教会差传特刊发文,分析非洲福音的需要及服侍"两条腿"并进的策略。
非洲传统信仰族群
曾任中华宣道会海外布道会副总干事、2012年与丈夫往马达加斯加岛宣教的郭志茜表示,非洲有很多不同精灵传统信仰,而且根深蒂固,基督徒也参与传统宗教祭祀。在马达加斯加,基督徒及天主教徒仍参与家族举行的"翻尸节",黑暗势力仍然捆绑著非洲人的心灵。
由于非洲的基督徒得不到栽培及装备,信仰根基不稳,仍然依从传统信仰未重生得救。郭志茜以马达加斯加的情况为例:"基督徒星期一至星期六偷窃,星期日到教堂忏悔。"教会也与政府勾结,政府利用教会换取更多选票,在该国宣教要面对很多复杂的情况。
基督教地区变成伊斯兰教城市
至于非洲的宗教情况,郭志茜表示,"非洲大部份国家贫穷落后,造就了伊斯兰教扩展的机会。许多从前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地方都变成了伊斯兰教城市。"
马达加斯加的穆斯林人口由5%增长至17%,目标要将整个马达加斯加伊斯兰教化。
不过华人反而愿意开放接触福音。郭志茜认为是与中国经贸有关,很多中国人进入非洲,现时在非洲各大城市都可看到中国人的投资建设,有商店也有大型楼宇等。由于中国人离乡背井只身到非洲工作,很多时感到孤单因而较多思考人生问题,对教会及信仰产生兴趣。
非洲异端承势起
当人的生活虚空寻求信仰的慰藉,亦是异端承势而起的机会。
郭志茜列出的也有六至七个之多,如耶和华见证人、摩门教、文鲜明等异端组织积极差派宣教士投入传教;也有许多极端教派打著圣灵的旗帜宣扬神医、赶鬼、行神迹奇事;还有成功神学吸引无知的追随者,因这里的人容易被激情牵动。
非洲福音事工策略
在马达加斯加,郭志茜与同工透过三类行动推动福音事工。
她指出,在非洲的大城市与乡村推展福音事工的方式都不相同。在大城市可以布道及植堂,但在乡村只能布道,"因为这里缺乏传道人到偏远地区牧养,亦没有经济资源供养传道人,传道人平日都需要耕作或捕鱼,星期日才带领教会崇拜。"
培育领袖也是重要的。郭志茜表示,非洲许多牧者缺乏培训,因此教会产生很多问题,"培训方法不是学术而是需要师徒式训练"。当地人关心的未必在头脑的知识,而是生命对他们的影响。宣教士因而以服侍行动作见证。
郭志茜亦指,大部份非洲国家因为贫穷,加上爱滋病、伊波拉等疫症非常严重,需要先进国家帮助,例如医疗、教育、创业、职业培训等,所以提供技术、医疗的援助能带给当地人的满足;同时也要训练他们如何服侍自己的同胞,不是只倚靠外国的救援。
因此,郭志茜强调"在非洲,福音与服侍是『两条腿走路』,非洲人信主不是靠理性知识,能感动他们的是实际行动"。她并指,曾有一位村长接受外科手术后信主,以致后来整条村也信主。
非洲人口近13亿,54个国家,3,600个民族,2,144种语言;基督徒近6亿人占全国50.9%,穆斯林占43.3%,其他宗教占5.8%;未得之民计有3亿6千万。二十世纪在非洲殉道的基督徒有180万人;现时在非洲的香港宣教士共72人;马达加斯加为世界第四大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