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二時正,百多名來自各個基督教不同派別和服務團體聚集在台北衞理堂,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公禱日聯合崇拜。在台灣很早就參與世界公禱日,每逢公禱日,各區都聯合各教派舉行。
崇拜由世界展望會趙守貞牧師司會,衞理公會會督蕢建華牧師致歡迎詞,這次世界的公禱告日由波蘭的姊妹們預備,而在波蘭人之中,就常以餅和鹽表示友誼的象徵,所以聚會亦以分享餅和鹽作為開始以款待來賓,餅象徵著日用的飲食,而鹽發揮極大的作用,可以防腐和調味,用來潔淨和贖罪。
這次大會選用的經文來自馬太福音5章:要成為「世上的光」和「世上的鹽」。整個公禱日內容十分豐富,有各個機構代表的感恩和認罪的禱告;也有台北衞理幼稚園和YWCA台北分會宗教部婦女的獻詩;還有讀經、證道和點蠟燭的儀式。最後以奉獻、攝影和茶敍結束。
今年證道的環節由浸信會懷恩堂的李耀斌牧師以「讓我們閃耀發光」為題主講,李牧師分享了耶穌在世的時候,祂就是那光,祂來到這個地上照亮這黑暗的世界;而耶穌亦親自教導祂的門徒要成為光。
「從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了是非黑白。祂要求祂的門徒也在黑暗中站出來,讓別人看到他們的信仰。耶穌知道自己只有三年的時間,所以祂把火把交給了門徒,並教導他們,人點燈不是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台上。我們不要只是做禮拜天的基督徒,假如燈放在地下,那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李牧師説。
最後他勉勵各弟兄姊妹要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要影響這個時代。「我們一個人的影響力可能很小,但假若是一羣人的話,那影響力就很大,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點亮自己。今天讓我們大家聚在這裡的人都告訴主,願意把自己生命的光顯明出來,讓我們閃耀發光。」
今年有差不多二十個單位參加世界公禱日,其中包括世界展望會、聖公會、佳音電台、浸信會聯會、基督之家、勵馨基金會、信義會、天主教女修道會等等。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