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在網誌上以足球喻人生,分享了他14日在中大百萬大道與1500個師生觀看世界盃冠軍爭奪賽時領悟到的人生道理。
他指出色的足球員要做到5件事:找到自己的位置、掌握環境的情況、配合團隊運作、跌倒後重新站起、保持誠實與正直。他鼓勵學生們:「只要遵守這些規則來打你的人生『賽事』,你便不會是個『差勁的球員』」。
文章提到出色的足球員能在比賽取勝要有幾個條件,首先必須在球場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其次就像在比賽前球員應先了解場地、周遭環境、對手陣營、佈局以及敵方的弱點等情況一樣,人生也應掌握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才能在學校、工作和家庭找到適當位置,並按環境制定策略,才有勝算。
若球員只顧自己入球攬下所有勞,結果是會累及全隊。他提醒學生學會與隊友合作,配合彼此技巧和性格,和睦共處中發揮團隊的優勢。
他鼓勵像球員應在跌倒之處重新站起來一樣,不要怕失敗,「沒有成不是經過無數嘗試和失敗的」,故勉勵學生不要怕受傷,不要灰心喪氣和不要隨便放棄。
他以烏拉圭隊球員蘇亞雷斯牙咬意大利球員一事,指出保持正直的重要性:「球場上有釵h犯規行為,逃過了球證的眼睛,但『上得山多終遇虎』,故球員要保持誠實與正直,如做人一樣要按規則行事,守信用。因為名譽一旦受損,便難以補救。」
-
2025全球守望名單:3.8億基督徒遭逼迫 北韓踞首位
監察全球宗教自由機構「敞開的門」(Open Doors)公佈2025年《全球守望名單》(World Watch List),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3.8億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極高的逼迫,其中中亞和非洲國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界對談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舉行。其中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半場次的會議以「君子與信徒」為主題,聚焦於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旨在通過深度的跨文化對話,探尋這兩種源遠流長的人格理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白煙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將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冒白煙了!白煙於羅馬時間5月8日晚6點07分從西斯汀聖堂煙囱升起,名號為「良十四世」、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他將領導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
-
《尼西亞信經》歷史探討:界限與包容 1700年後的信仰堅守與教會反思
今年適逢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香港崇基神學院推出三輯神學對話視頻,主題為「我們眼中的《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全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歷經325年尼西亞會議與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兩次重要會議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