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龍城伯特利教會慈光堂即發生性醜聞,48歲的中年已婚牧師林威與33歲智商僅11歲的智障女教友發生性關係,判囚一年。判刑後教會已即時褫奪其牧師職銜。正值《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於上月剛開始生效,香港明光社呼籲教會切實配合有關機制以保障教內兒童安全。
該機制讓從事經常接觸兒童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工作的僱主在聘請員工前,可先向警方查詢準僱員是否有性罪行紀錄,以保護兒童,減低他們性侵犯的風險。
法律改革委員會在2008年提出設立「性罪犯名冊」的建議,參考西方不少國家的制度,讓公眾能查阅性罪犯的個人資料。一般家長團體及關注兒童的組織普遍表示支持,然而批評者認為此做法未能保障性罪犯的私穩,更妨礙了釋囚更新的機會,令他們難以翻身。
在一片爭議聲中,法改會落實了《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將查核權限只給有關職位的僱主,而目前為止,家長亦未不能查核自僱的補習老師。只外偷窺及露體罪犯亦不列入有關記錄。保安局將最快半年後檢討是否將查核權限擴至家長或現職僱員。
明光社性教育項目主任張勇傑指出,教會雖然強調愛與寬只恕,但亦有責任保障教會內的兒童,盡量減低他們受性侵犯的風險。他認為教會在聘用傳道人時有權查核應徵者是否有性罪行定罪的記錄。此外對教會內犯性罪行的傳道同工,不宜因聲譽的考慮而只私下辭退了事,令其他教會機構在不知情下聘用有關人士,讓他們有機會再犯事。
而對於曾在性方面跌倒、而又真誠改過的傳道同工,若教會願意給予機會讓他們繼續事奉,也須予以足夠監督,以免讓他們再次陷入試探中。
相關新聞:
香港林威性侵智障女罪成囚一年
牧師性侵智障女教友認罪候判 教會褫職並予輔導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