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届联合国大会正于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中,22日举行的一场高级别会议纪念2001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首次反种族主义世界大会通过《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 ( Durban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 and the Outcome)十周年。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皮莱在会议并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采取更强有力的切实行动来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
人权高专皮莱22日在联大高级别会议上致辞指出,2001年通过的《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以及2009年通过的《德班审查会议成果文件》是一个联合国综合框架,为全球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皮莱説:"通往没有种族主义世界的道路坎坷曲折。打击种族歧视的工作需要周密的计划和长期的关注,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全身心投入与坚持。让我们今天在这里承诺,进一步振兴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的努力,重申平等与不歧视是国际社会必须秉承的基本原则,并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个级别 采取切实行动,有效应对导致种族主义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和结构性原因。"
然而世界各国仅仅通过政治方式仍难以解决种族主义及其矛盾。 2009年3月,虽然逾50个国家超过180多个非政府组织联名签署请愿书抗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仍旧以23票支持、11票反对、13票弃权通过了一项关于"宗教诽谤"的决议。
有批评人士警告说,该项决议可能会被利用来令反亵渎(anti-blasphemy)合法化,使人权积极分子与宗教异见人士受到威迫;最终结果不仅不会保护到宗教信徒(包括少数宗教)应得的权利,反而会令当权宗教利用此决议来打击其他人。比如在巴基斯坦,因国家反亵渎法的威胁,使基督徒经常活在恐惧中,穆斯林经常以污蔑穆罕默德的罪名随意指控基督徒,只要被抓,很少人可以全身而退,曾经有法官因宣判基督徒无罪而被暗杀。
今年3月巴基斯坦积极主张废除"对发表冒犯宗教言论的人处以死刑"的少数宗教部部长巴蒂(Shahbaz Bhatti) 在首都伊斯兰堡被暗杀。巴蒂只是该国当年第二位因为公开反对富争议性的《反亵渎法》而遇害的公众人物。此前,巴基斯坦旁遮省省督塔西尔(Salman Taseer)亦因类似原因而在1月遇害。联合国强烈讉责有关事件。人权高专皮莱表示,虽然该法保护了特有的宗教价值,但它同时容易遭滥用,并损害人民言论及信仰自由等。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