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teens on phone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尽管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这项于上周发布的调查指出,近半数(48%)青少年认为社交媒体对同龄人弊大于利,较2022年的32%显著上升。研究人员分析,这一变化可能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有关——他们正通过TikTok等平台获取相关资讯。

短短两年间,将社交媒体视为心理健康"隐形杀手"的青少年比例激增16个百分点。表面看来,似乎预示著"戒断潮"即将来临。但吊诡的是,同一研究显示,仅14%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深受其害——换句话说,多数人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穆迪全球媒体内容总监克里斯·马丁指出,这折射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强大掌控力。他就此现像所著的畅销书形像地指出问题,中文名可译作《口袋里的狼:社交网络侵蚀当代青年的13种方式》(原文:The Wolf in Their Pockets: 13 Ways the Social Internet Threatens the People You Lead)。马丁发现:"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评价与实际使用存在明显矛盾。"数据显示,认知转变并未真正降低使用频率。

俄克拉荷马州青年事工专家扎克·沃肯分析,社交媒体早已超越通讯工具范畴,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娱乐的主要入口。「这种依赖已成常态。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对于近期翻盖手机回潮现像,沃肯认为这仅反映出矛盾心理:」彻底告别智能手机?恐怕他们还没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观察到一个更普遍的现像:「即便身处同一空间,很多青少年也处于‘人在心不在’的状态。当然,成年人也常犯同样错误——我们总忍不住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随时查看手机消息。」为此,不少青年组织专门设置了」无手机区」。

具体数据显示:45%的青少年抱怨社交媒体侵占睡眠时间,40%认为影响学习效率。但在社交层面,认为其促进友谊的人数(30%)远超认为损害社交的比例(7%),另有43%持中立态度。尽管有44%的青少年表示已减少使用(较2023年上升5个百分点),但超半数(55%)坦言仍未做出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