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由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所帶來的普世合一運動100週年,美國教會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NCC)自9日起舉行為期三日的特會。有保守派的資深宗教觀察員指出,美國合一運動亟需檢討及改變目前的方向才會有未來。
「令人難過的是,合一運動在過去50年來漸漸被邊沿化,現在甚至可以説是被無視的。」專門觀察基督教主流宗派及合一組織的「宗教及民主研究所」(Institute on Religion and Democracy)主席Mark Tooley説。
據悉,本週約有400位來自基督教主流宗派、天主教及東正教的代表聚集在紐奧良參加由NCC主辦的百週年紀念特會“Witnesses of These Things: Ecumenical Engagement in a New Era”,一起探討了下一世紀合一運動的定位。
「教會的聯合,即合一運動的異象,並不是在福音之外加上的自由主義,而是福音本身的中心。合一運動是眾福音派必須履行的責任——全世界因著我們的合一而相信基督。在這個極端全球化及多元論的世界中,我們不合一就沒有任何的説服力。」Christian Century雜誌主編John M. Buchanan向與會者發言説。
Tooley非常同意Buchanan的觀點。然而,他直指NCC及其對於合一的看法已經「過時」。他補充説,「不幸的是,NCC及WCC(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等一類機構似乎把合一的意思解讀為建立中央組織,把一個清單的宗派包括進來。可是,現在廣義的合一運動漸漸趨向為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聯合。」
另外,這些機構的自由派取向造成了更多的問題。Tooley説,「NCC及其前身Federal Council of Churches與自由神學主義者結交,並支持自由派的政治立場。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常常忘記諮詢他們聲稱所代表的教會成員的意見。」
Tooley提到,100年前合一運動剛剛發起的時候,美國很多著名的教會機構都有參與。可是,如今曾經參與合一運動的教會都在過去45年來經歷了嚴重的信徒流失。可以説,沒有一個增長中的宗派是屬於NCC的。
Tooley認為,NCC要生存下去的話,必須要檢討如何投入到合一運動的新模式。他強調,其中需要減少組織的中央化、加強傳統基督教信仰的神學根基、減少與西方基督教自由派結交、以及更多投入全球正統基督教的活動。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