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代質疑耶穌救贖 

「動盪世代」研討會 惠頓教授調查:千禧代質疑耶穌救贖
「動盪世代」研討會 惠頓教授調查:千禧代質疑耶穌救贖

千禧世代具批判及多元特性,在牧養及教學上怎樣對焦?恩光書院與衞道神學研究院9月23日合辦「在動盪的世代如何裝備信徒」教牧研討會,有跨文化研究資深教授表示他曾進行調查,發現千禧代對信仰提出多項批評質疑耶穌的唯一救贖論説。 

專門研究使命神學、宣教歷史及跨文化領袖培育的美國惠頓大學跨文化研究資深教授加拉格爾博士(Dr Robert Gallagher)先為「千禧一代」定義,根據歷史學家尼爾豪(Neil Howe)和威廉斯特勞斯(William Strauss),千禧一代為生於1980至2000年初的一代,佔美國四分一以上人口達8,300萬,對比嬰兒潮那代還要多,44.2%屬少數民族。

在美國千禧一代的特性是擁抱多元文化;最受教育的一代,63%人上大學或打算上大學;在職場重視合作,願意接受規矩和權威,但做的工作必須能帶給他們意義;他們也很能善用科技。

千禧代質疑耶穌是唯一救贖

加拉格爾又指出,據在過去20年的教學經驗,觀察到大學生對基督的獨特性的看法有很大的轉變,而這些大學生大多來自福音派家庭和教會。在1998年他初任教時,大部分學生相信耶穌是通往救恩的唯一道路。但今天很多千禧一代的大學生認為耶穌只是通往神的其中之一個途徑。他們認為神應該要「公平」地對待所有人。神應該有公義和憐憫之心,所以神不會只因為一個人未曾聽過耶穌而讓那人得到永遠的詛咒。

加拉格爾曾做過一項調查,訪問了12位惠頓大學的研究生(9女3男來自7個國家)進一步瞭解千禧代的特性,而他們都是千禧一代的福音派信徒。根據英國教會歷史學家大衞貝賓頓(David Bebbington),「福音派」信徒有四個特色:1. 重視生命得到改變;2. 認為信徒要有行動,福音要有所表達,特別是在傳福音和宣教方面;3. 重視聖經,以聖經為本;4. 重視基督的捨生拯救,以基督為本。

千禧代質疑保守主義 教會很假

加拉格爾從受訪小組討論中歸納了幾個重點,包括其價值觀及信仰的看法。

加拉格爾發現千禧一代的價值觀是很重視與人建立信任關係,渴望別人能和他們分享自己脆弱的一面。他們也重視在自己社區事奉並受全球化的影響。千禧一代比較容易懷疑也受後現代思想影響。

至於向千禧一代教導基督的獨特性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他們對保守主義的反應傾向包容論甚或道德相對論,對宗教規條、法則的看法,而且覺得「教會很假」。

至於千禧一代喜歡什麼形式來學習?他們認為從神學方面去教導比從哲學或宗教比較方面去教導更受歡迎。他們認為對話(無論是在班上或在小組)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例如: 實例探討、見證分享、講課、角色扮演、視像分享等。

教學教養千禧代:培育深層思考

加拉格爾認為,向千禧一代教養基督的獨特性是滿有挑戰的。他引用一名大學生的讀書報告去表達千禧一代如何看基督的獨特性: 「書中其中一章是有關基督教的排他性。我們(基督徒)是對的會上天堂,而他們(所有其他人)是錯的會下地獄。我很難將這合理化,很難明白神怎可以讓數億其他宗教的忠實信徒下地獄,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基督為他們的罪而死。對我來説,神若這樣作是很荒謬的行為。」

面對千禧一代對信仰的質疑,加拉格爾提出三點教學及牧養的建議。

他指,教養千禧一代是要十分重視關係和信任的建立,跟他們分享時要能表達自己真實的一面。其次是要建立安全及有效的空間讓他們有反思和分析,要看到他們是有能力的和有貢獻的。最後是要強調羣體中的學習,培養他們深層的思考,願意聆聽他們但同時要挑戰他們,教導他們下判斷前要先做好功課好好研讀聖經。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說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

  • 美國最高法院因國家安全問題裁定支持TikTok禁令

    美國最高法院於1月17日已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這意味著社羣媒體平台TikTok敗訴,從本週日(1月19日)起,TikTok的應用軟件將在美國下架。

  • 讀書推薦:基督徒父母必讀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許多父母發現,與孩子的關系和溝通方式變得更加復雜。加里·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My Child Became a Teenager)為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指南,幫助他們以愛心和智慧引導孩子走過這一階段。

  • 2025年值得背誦的12節勉勵經文

    新年的開始常讓人反思內心,並尋找能幫助自己保持自律或實現目標的方式。與其只關注個人目標和規劃,何不試著將目光轉向神早已為我們提供的寶貴工具——聖經,用它來引導我們前行?與其牢記那些可能被遺忘的新年計劃,不如記住12節聖經經文,每個月背誦一節,作為2025年的屬靈指南。

  • 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職場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在現代職場中,繁忙的工作節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常讓人倍感壓力。近期在「愛與衝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節目中,一位參與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傾訴了她的職場經歷:高強度工作、缺乏認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