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服事回到美國述職的宣教士夫婦黃成培牧師與黃雲英師母在代禱信中分享近況。
華福中心網站近日刊出了代禱信。黃牧師夫婦在信中介紹了女兒Grace今年中回到美國入讀芝加哥慕迪聖經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的一些感受片段、她對非裔美國人福音事工的接觸;也分享了肯尼亞一神學院的本屆畢業生Nick領受神的感動從一非營利機構轉換回老家Samburu 族中從事信心依靠神的傳道人事奉。
索馬里糧荒持續,黃成培牧師夫婦所處的肯尼亞就該國旁邊。他們介紹了當地遇到旱災非常需要糧食,但他們亦指出肯尼亞、索馬里有著因「不認識神」而帶來的更深入的社會民生問題。黃牧師確信:「就像在井旁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一樣,他們需要的是真正的『生命的糧』和『生命的水』,使他們吃了、喝了就永遠不再飢渴。」
與黃牧師一起在非洲內地會(Africa Inner Mission)的同工、美國差派的Loren宣教士於9月底患腦溢血被主接回天家。黃牧師回憶這位50嵗除了三個成年的兒女外,尚有五個從18 歲到5 歲孩子的弟兄在宣教士子女學校的服侍。黃牧師見證Loren宣教士那犧牲的愛是對神全然的委身。
華福向關心宣教士的弟兄姊妹們介紹説:「(這)是封充滿了感恩,也充滿了挑戰的代禱信,其中藴藏了许多宣教士關顧的服事、也有著宣教士子女身分認同的困難、還有著對宣教工場的愛。」
華福補充:「除此之外,宣教士訓練出來的學生願意放下目前穩定的工作,而效法基督道成肉身到環境艱困的地方開始新的服事,正如馬太福音9:36描寫耶穌看見许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同時我們也相信寫這代禱信的宣教士夫婦所做出的榜樣亦是莫大的鼓勵。」
「令人激勵也感動的是那位被主接去的男護士,他以專業參與宣教,他不但以專長服事,他還以愛來服事,到一個地步,放棄他家庭自身的安全,這是何等的愛!這是無比的愛!」
代禱信原文,請訪問華福網站: http://www.cccowe.org/content.php?id=6700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