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揭开"蒲草船"古代造船技术

以赛亚书揭开「蒲草船」古代造船技术
以赛亚书揭开"蒲草船"古代造船技术

古代船只以蒲草编织、涂上沥青防水,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以赛亚书18章2节提及古实派使者去犹大王国结盟是坐蒲草船过海;摩西出生也是被放在蒲草篮子里,蒲草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只之一。

古实使者坐蒲草船往犹大南国

以赛亚书18章2节记载:"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过海。先知说:你们快行的使者,要到高大光滑的民那里去。自从开国以来,那民极其可畏,是分地界践踏人的;他们的地有江河分开。"

古实派使者出去犹大南国寻找合作"坐蒲草船过海",以色列人也到古实来寻求帮助,因为亚述势力的兴起,两国都在考虑如何结盟对抗。

基督教出版社社长横坂刚比古(MARO)在基督教媒体Christian Press专栏发文解释,"蒲草船"这古老船只制造方式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展现古代船舶建造技术。蒲草船曾广泛应用,如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出生时被放入蒲草篮。日本神话中亦提到蒲草船,按《古事记》上卷之记载,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二神相媾生国,所生子名为水蛭子,他们将此子放入以芦苇编成的船而流去。

在研究中,发现蒲草船是一种古老的船只制造方式,用蒲草编织成形状并涂上沥青或树脂以防水,用在水上旅行和传递信息,展现古代船舶建造技术。这也引申出对现代科技和船舶建造的比较,虽然现代船只一般采用铁等材料制造,但蒲草船作为一种原始船舶形式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惊奇。

从以赛亚书这段经文和对蒲草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在航海和通讯方面的努力,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技术和创新的追求,为我们提供一个有趣的视野,更加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日本蒲草船驶航 模拟三万年前集团迁徙

此外,据日本传媒报导,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2016年启动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航海重现计划,旨在重演日本祖先三万年前的航海技术。此次计划中,两艘草船每艘载14人,从冲绳县与那国岛划船到西方75公里外的西表岛。成功的话,他们计划挑战从台湾渡黑潮到与那国岛的航海。

两艘无帆草船凌晨从与那国岛启程,每艘船有7人搭乘,1人掌舵,6人划木制的桨,船员平均年龄约为三十五岁,并备有救生装备、食粮和水,为确保安全,其他船只也将伴随航行。这两艘船的设计仿效南美喀喀湖的草船,但使用当地长苞香蒲草制成,长约6.4公尺,宽约1.3公尺。

草船除了负责观察海象和指示航向外,还将定期以无线电与随船保持联系。不过,航行方向将仅依赖太阳和星星的位置。

这次航海模拟三万年前的集团迁徙,因此两艘草船各有一名女性担任划桨人。科博馆人类史研究团队团长海部阳介表示,这项计划代表著对古代航海技术的探索,并提供了有关古代集团迁徙的宝贵资讯。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趋势

    多数基督徒的视角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教会和周围环境,因而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报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积极态势,还为全球基督徒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观察 梁丽桥盼为复兴英国基督教艺术出力

    梁丽桥,一位自小热爱水彩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更是与神建立深厚关系的桥梁。在过程中因著一次车祸"生死10秒之间"醒悟神的眷佑决意以艺术传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国对艺术传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体会。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对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胆呼召 [专访]

    先锋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吁年轻基督徒重新发现信仰,投身全球宣教。当许多教会思索如何让年轻一代持续扎根于信仰时,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让年轻人站出来,勇敢承担使命,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削弱福音的信息。

  • 赞美之泉携手 Matt Redman 推出中文版《The Image》——《爱的彰显》正式发行

    知名华语敬拜团队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携手Gather Worship,近日隆重推出2025年首发单曲《爱的彰显》(The Image)。这首歌曲由赞美之泉与全球知名敬拜主领暨音乐创作人Matt Redman(《10000 Reasons》作者)联手创作,以中文呈现《The Image》——耶稣的爱与恩典,使华语敬拜者以母语更深刻地体会神的慈爱与怜悯。

  • 超级碗LIX:费城老鹰队胜利后,主教练与四分卫公开归荣耀于上帝

    2月9日刚结束的超级碗LIX中,费城老鹰队以40比22战胜堪萨斯城酋长队,夺得冠军。赛后,老鹰队主教练尼克·西里亚尼(Nick Sirianni)和四分卫杰伦·赫尔茨(Jalen Hurts)纷纷公开将荣耀归于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