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揭開「蒲草船」古代造船技術

以賽亞書揭開「蒲草船」古代造船技術
以賽亞書揭開「蒲草船」古代造船技術

古代船隻以蒲草編織、塗上瀝青防水,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以賽亞書18章2節提及古實派使者去猶大王國結盟是坐蒲草船過海;摩西出生也是被放在蒲草籃子裡,蒲草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隻之一。

古實使者坐蒲草船往猶大南國

以賽亞書18章2節記載:「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過海。先知説:你們快行的使者,要到高大光滑的民那裡去。自從開國以來,那民極其可畏,是分地界踐踏人的;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

古實派使者出去猶大南國尋找合作「坐蒲草船過海」,以色列人也到古實來尋求幫助,因為亞述勢力的興起,兩國都在考慮如何結盟對抗。

基督教出版社社長橫坂剛比古(MARO)在基督教媒體Christian Press專欄發文解釋,「蒲草船」這古老船隻製造方式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展現古代船舶建造技術。蒲草船曾廣泛應用,如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出生時被放入蒲草籃。日本神話中亦提到蒲草船,按《古事記》上卷之記載,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二神相媾生國,所生子名為水蛭子,他們將此子放入以蘆葦編成的船而流去。

在研究中,發現蒲草船是一種古老的船隻製造方式,用蒲草編織成形狀並塗上瀝青或樹脂以防水,用在水上旅行和傳遞信息,展現古代船舶建造技術。這也引申出對現代科技和船舶建造的比較,雖然現代船隻一般採用鐵等材料製造,但蒲草船作為一種原始船舶形式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好奇和驚奇。

從以賽亞書這段經文和對蒲草船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人們在航海和通訊方面的努力,也反映了他們對於技術和創新的追求,為我們提供一個有趣的視野,更加了解古代社會的生活和文化。

日本蒲草船駛航 模擬三萬年前集團遷徙

此外,據日本傳媒報導,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2016年啟動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航海重現計劃,旨在重演日本祖先三萬年前的航海技術。此次計劃中,兩艘草船每艘載14人,從沖繩縣與那國島划船到西方75公里外的西表島。成功的話,他們計劃挑戰從台灣渡黑潮到與那國島的航海。

兩艘無帆草船凌晨從與那國島啟程,每艘船有7人搭乘,1人掌舵,6人劃木製的槳,船員平均年齡約為三十五歲,並備有救生裝備、食糧和水,為確保安全,其他船隻也將伴隨航行。這兩艘船的設計仿效南美喀喀湖的草船,但使用當地長苞香蒲草製成,長約6.4公尺,寬約1.3公尺。

草船除了負責觀察海象和指示航向外,還將定期以無線電與隨船保持聯繫。不過,航行方向將僅依賴太陽和星星的位置。

這次航海模擬三萬年前的集團遷徙,因此兩艘草船各有一名女性擔任劃槳人。科博館人類史研究團隊團長海部陽介表示,這項計劃代表著對古代航海技術的探索,並提供了有關古代集團遷徙的寶貴資訊。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對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膽呼召 [專訪]

    先鋒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籲年輕基督徒重新發現信仰,投身全球宣教。當許多教會思索如何讓年輕一代持續紮根於信仰時,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讓年輕人站出來,勇敢承擔使命,而不是為了迎合他們而削弱福音的信息。

  • 讚美之泉攜手 Matt Redman 推出中文版《The Image》——《愛的彰顯》正式發行

    知名華語敬拜團隊讚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攜手Gather Worship,近日隆重推出2025年首發單曲《愛的彰顯》(The Image)。這首歌曲由讚美之泉與全球知名敬拜主領暨音樂創作人Matt Redman(《10000 Reasons》作者)聯手創作,以中文呈現《The Image》——耶穌的愛與恩典,使華語敬拜者以母語更深刻地體會神的慈愛與憐憫。

  • 超級碗LIX:費城老鷹隊勝利後,主教練與四分衞公開歸榮耀於上帝

    2月9日剛結束的超級碗LIX中,費城老鷹隊以40比22戰勝堪薩斯城酋長隊,奪得冠軍。賽後,老鷹隊主教練尼克·西裡亞尼(Nick Sirianni)和四分衞傑倫·赫爾茨(Jalen Hurts)紛紛公開將榮耀歸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