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談抗極端宗教主義 刺激性言論引發爭議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週四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時發表講話談抵抗極端宗教主義的三原則。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週四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時發表講話談抵抗極端宗教主義的三原則。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週四(5日)出席在華府舉行的「國家祈禱早餐會」時發表講話,矛盾直指當前的極端宗教主義,並要根除任何「以宗教的名義施行暴力」的嚴重犯罪,但在講話中奧巴馬部分「罕見刺激性」的言論也引發國內的嚴重爭議。

對於以宗教名義施行暴力,奧巴馬認為這並不少見,反而突顯人類的犯罪傾向,誤用和扭曲我們的信仰,對此他列舉了三項原則指導信仰人士抵抗那些扭曲信仰和犯下惡行的人羣。

他強調要有謙卑的心態,這是尊重宗教的差異性和在倡導全球宗教自由的根本。其次是政教分離和遵循聖經的法則,尤其是我們想得到如何的對待,就應該如何去對待別人。這不僅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導,在《古蘭經》中也有類似的教導,這些都能加速打擊暴力的成果。

在結束講話時,他再重申謙卑的重要性,並以《彌迦書》6章8節作結,如果我們真正謙卑,我們會俯伏下來並承認自己從未充分了解神的旨意,而神真正向我們所要的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們的神同行」。

然而在説明濫用信仰作惡時,奧巴馬也提到基督教在歷史中的十字軍東徵、異端裁判所、美國南北戰爭前的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等,假藉基督之名的可怕行徑或當作正當理由。

此番言論隨即引來各方的批評。同樣出席早餐會的美南浸信會主席羅尼.弗洛伊德牧師(Ronnie Floyd)對此表示關注,將現今發生的的暴行與數百年前事件作比較顯然是「不太恰當的」,這會弱化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濫殺無辜的暴行,並削弱其殘暴事實的嚴重性。弗洛伊德牧師又説與其著眼於過去,現在更需要不畏艱難的、英雄式的領導,為所有人民的宗教自由而戰鬥。

美南浸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法蘭克·佩奇(Frank S. Page)坦言,在理論上奧巴馬總統所説的是事實,但他更需要瞭解那些行惡的人口稱是基督徒,但他們的心卻沒有真正跟隨主耶穌。

  •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隨著中國宣教的黃金時代逐漸遠去,事工的動態正在發生劇變。外籍工人被迫離開,當地教會面臨日益加劇的打壓。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信徒羣體如何繼續支持並與親愛的中國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讓我深刻思考一種新的夥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繼續傾注祂的愛,並在中國開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簽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參與女子運動

    美國當前總統特朗普於2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參加女子運動。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近年來,超大型教會(Megachurches)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坦白説,其中一些批評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教會更像是運作成熟的商業機構,而不是單純的敬拜場所——它們擁有龐大的預算、華麗的佈道製作,有時甚至是牧師家族成員充斥教會薪資名單。正因如此,人們常常會問:「超大型教會是否腐敗?」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推動貿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國宗教自由狀況

    在2025年2月4日舉行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上,關於如何通過結合貿易與人權議題,改善國際宗教自由狀況的討論成為一場分會的重點。這場分會討論了美國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貿易槓桿,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別關注國」(CPC),改善宗教自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