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谈抗极端宗教主义 刺激性言论引发争议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四出席「国家祈祷早餐会」时发表讲话谈抵抗极端宗教主义的三原则。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四出席"国家祈祷早餐会"时发表讲话谈抵抗极端宗教主义的三原则。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四(5日)出席在华府举行的"国家祈祷早餐会"时发表讲话,矛盾直指当前的极端宗教主义,并要根除任何"以宗教的名义施行暴力"的严重犯罪,但在讲话中奥巴马部分"罕见刺激性"的言论也引发国内的严重争议。

对于以宗教名义施行暴力,奥巴马认为这并不少见,反而突显人类的犯罪倾向,误用和扭曲我们的信仰,对此他列举了三项原则指导信仰人士抵抗那些扭曲信仰和犯下恶行的人群。

他强调要有谦卑的心态,这是尊重宗教的差异性和在倡导全球宗教自由的根本。其次是政教分离和遵循圣经的法则,尤其是我们想得到如何的对待,就应该如何去对待别人。这不仅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导,在《古兰经》中也有类似的教导,这些都能加速打击暴力的成果。

在结束讲话时,他再重申谦卑的重要性,并以《弥迦书》6章8节作结,如果我们真正谦卑,我们会俯伏下来并承认自己从未充分了解神的旨意,而神真正向我们所要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我们的神同行"。

然而在说明滥用信仰作恶时,奥巴马也提到基督教在历史中的十字军东征、异端裁判所、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和种族隔离制度等,假藉基督之名的可怕行径或当作正当理由。

此番言论随即引来各方的批评。同样出席早餐会的美南浸信会主席罗尼.弗洛伊德牧师(Ronnie Floyd)对此表示关注,将现今发生的的暴行与数百年前事件作比较显然是"不太恰当的",这会弱化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滥杀无辜的暴行,并削弱其残暴事实的严重性。弗洛伊德牧师又说与其著眼于过去,现在更需要不畏艰难的、英雄式的领导,为所有人民的宗教自由而战斗。

美南浸信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法兰克·佩奇(Frank S. Page)坦言,在理论上奥巴马总统所说的是事实,但他更需要了解那些行恶的人口称是基督徒,但他们的心却没有真正跟随主耶稣。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