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推動台灣華人宣教士關懷團契成立

對宣教士關懷是促進宣教的關鍵之一

據「世界華福」4月2日消息,「華福中心」已經於台灣正式開始了當地的華人宣教士關懷團契,並且於本月起每月一次聚會。

該團契成立於今年1月份。1月9日和10日,「華福中心」在台灣舉宇宙光舉辦了「華人宣教士甄選、輔導及關顧論壇」後,隨即成立了「華宣關顧團契」。據宇宙光總幹事林治平牧師會議説,當時很多宣教機構的負責人、工場主任、宣教士、還有一些從事宣教士輔導關懷及協談的實務工作者,共七十餘人,同心參與、熱烈討論。他相信能那一次的會議,對正在日漸興起的華人宣教運動,必然有其重大的影響。

三月份時,團契展開了第一次實際行動,透過與會對宣教具負擔的基督徒心理諮商輔導專家共同討論、觀察台灣宣教士差派與宣教士素質後,計畫於本月起每月一次聚集,首先自教育開始,對象是那些心理專業者,讓他們知道何謂「會員關懷」(member care)。

「華福中心」為該團契的起步向神感恩,他們也祈求神繼續保守引領,透過這個團契的支援,能培育出更多精實成熟的台灣宣教士在宣教工場中發揮最大的戰力。

在整個宣教工作中,宣教士的關懷雖然常常被忽視,但其地位和作用卻十分深遠。因為宣教乃是一場漫長的屬靈戰爭,它既要求籌劃宣教策略、前方宣教士的英勇,還需要後方的支援,其中不可缺少的即是宣教士的關懷。如何維持及提高教會眾多弟兄姊妹,普遍性地對宣教士關懷及代禱的興趣持久,正是今日教會的重要課題,也是是促進成宣教的關鍵之一。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擔憂的六大趨勢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擔憂的六大趨勢

    全球基督教的發展趨勢中,有許多令人鼓舞的跡像,但並非所有趨勢都值得慶賀。一份全球基督教狀況報告揭示了一些嚴峻的現實,這應當激勵基督徒更加熱切地禱告,並堅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