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商宣好處 打開封閉之地

北美華人教會人才濟濟,身為專業人士及學者的信徒衆多,究竟神怎樣能夠使用他們呢?華人福音普傳會本月出版的《華傳路》以「商宣」為題,探討它的重要性,為北美華人信徒帶來新的啓示。

華傳的國際縂主任林安國牧師把「商宣」(Business as Mission)定義為以商業作為宣教的管道。他指出「商宣」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以前已經有宣教士在中國、東南亞等共產國家或回教國家嘗試採用。最爲明顯的例子是有1815年9月在德國成立的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該會專門訓練有商業技能及工藝技能的宣教士,後來更在1852年進一步成立巴色商貿公司,在印度、非洲、亞洲透過商業宣教。

林牧師提出了五大「商宣」的好處。第一是對社會建設以及扶貧工作方面的貢獻,全球有2億人口生活在國際貧窮綫下面,每日只有靠少於一美元來生活。宣教士在貧窮地區進行商業活動,引入技術,訓練當地工人,就可以幫助該地長遠提高生産力及生産量。

第二個好處是非常明顯的,「商宣」可以打開對基督教較爲封閉的國家。世界有一半國家不歡迎宣教士進入,但是商人卻是到處大受歡迎的。宣教士以商人的身份在封閉國家投資,就可以輕易打開宣教大門。

第三個好處是,商宣與植堂宣教士兩方面配搭的話,可以在各個方面方便宣教士。一方面他們不會洩露商宣的身份,也較易獲得長期居留,同時也幫助專職宣教士有效地在當地佈道植堂。

第四方面,商業宣教士如果能夠跟當地教會合作,提供信徒就業機會,幫助他們建立自養自立的教會,下一步就更加容易推動他們自傳與參與差傳。

就商業策略而言,商宣在世界貧窮地區,例如中國、越南、柬埔寨等地建立工廠,可以減低成本,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林牧師鼓勵華人教會信徒投入商宣行列,尤其是商業專才和經濟雄厚的商家,不應該把經商與信仰分割,宜在社會上見証主,成為普世宣教策略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