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臨近香港 任志強:強權暴虐下帶上光明兵器

極權臨近香港 任志強:強權暴虐抵抗不合作
極權臨近香港 任志強:強權暴虐抵抗不合作

對於近月中國政府加大打壓教會,極權是否臨近香港?由公平點、時代論壇舉辦的「極權臨近的香港:思考與回應」講座於10月9日舉行。時代論壇社長任志強博士以「生活政治與靈性革命」為題,指出強權暴虐下信徒應抵抗不合作。

強權暴虐 抵抗不合作

強權暴虐下人有不同的反應。任志強從個人臉書看到一則貼文,有人問為何傳道人沒有風骨?有大陸傳道人回應指習慣為邪惡沉默,黃金周放假真好。

任志強指,他將「極權臨近」稱之為「強權暴虐」,並強調:「面對強權暴虐必須抵抗不合作。」

甚麼是強權暴虐?任志強認為,強權就是用刑法控制對方、追加刑罰及追蹤對方。強權令到人懼怕,畏懼害怕家庭被分散、被壓打,為追求美好的未來只好在政權下偷生;亦有人將盼望消磨,或將假的目標當成真因而失去真正人生目標。

他以過往曾發表的文章闡明所説:「林林總總的威嚇,目的只有一個,令到只想平安度日無事的市民因恐懼而退縮,懼怕經濟損失、因不同政見導致羣體關係(包括家庭)失去和諧、懼怕被捕被毆打、懼怕前途盡毀。懼怕令人選擇沉默不語,於是在恐懼中放棄爭取更好的未來,無奈妥協最終背棄自己一直持守的價值,苟延殘喘只能在惶恐和焦慮中偷生。」

兩種方式打壓

任志強又指,強權者用兩種方式打壓異己。

第一種是「恐懼」。他以20世紀德國馬克斯主義理論家的論述為例指,「恐懼和恐怖政治的效果是有系統將渴望和盼望消滅(systematic silencing of aspiration of hope),從而壓制前瞻的思想癱瘓行動和創意,自言是對盼望的扭曲,令人在虛假的安全感錯誤以為假的目標就是自己追求當作真的目標,以致失去本來自己的異象,這是強權打壓第一種方式。」

另一手段就是令到我們覺得沒問題,任志強説:「不斷説謊言致使人聽多了已不覺得是謊言。採用指鹿為馬的方法,例如監控社會即是為社會安全,填海無可避免因沒有土地。」

因此,面對強權暴虐必須抵抗,但甚麼是「抵抗」和「不合作」呢?任志強表示,就是抵抗部分是真實但不是全部是真的謊言,要抵抗強權破壞社羣。所謂「不合作」就是令到強權也覺得自己是荒謬的,要讓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不容許強權放肆。

耶穌要強權者自覺荒謬

任志強解釋什麼是強權自覺荒謬,他以20世紀新約聖經學者温克(Walter Wink)提出的「權力三部曲」,分析從聖經時代至今抗衡權力的示範。

任志強引用温克指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41節「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以及路加福音6章29節「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有人指這是軟弱者的做法,但温克分析當時代猶太人與羅馬文化處境,神髓是要令到強權顯得荒謬。

任志強説:「當時代在安息日不準行多一里路,而你卻誓要行多一里,令到強逼你的人手足無措,同時不讓對方奪去你的尊嚴。」

同樣地,對於「若有人打你左邊你給他打右邊」,温克亦認為羅馬兵丁掌摑對方左邊臉,是由他右邊打出去,如果要打埋對方右邊臉,他要反手由自己左邊打出去,但羅馬士兵認為用反手打是對自己一種侮辱。

因此任志強指,耶穌這論説是要人對抗社會不公義,要施暴者也要知道此舉是被辱的,在社會裡雙方都是平等的。

信徒靈性困於「MIP」

在面對施虐者,信徒亦需建立靈性生活好讓能生活下去,因而要起「靈性革命」。

任志強解釋「靈性革命」的意思是「重新思考作為基督的信徒、21世紀香港的信徒,什麼是信仰生活,宗教信仰對我們有何要求,我們該如何生活下去。可惜現代信徒有一致命的靈性侷限稱之為「MIP」。

他指,「M」代表「微觀化」(Microcosmic),一切都從細微角度看事物。信徒失去對世界全盤的思考,甚至看宗教、個人與主的關係都只從微觀化的景況裡。

「I 」代表「個人化」(Individualistic)。任志強指,基督徒時常掛在口邊是個人的救主、主牽我手等,這不是錯的,但是上帝是更偉大的,我們在生活層面操作時常擺在個人層面去思考信仰。

「P」代表「私有化」(Privation)甚至是「畜養馴化」(Domestic),將上帝變成家中的寵物,要上帝坐就要坐,要上帝做這做哪,「上帝成為我的奴僕、我的福祉,為我的議程來服務,好像阿拉丁神燈的神,有事叫他來做無事不要打擾我。」

拆除「MIP」 靈性起革命

任志強指,在「MIP」組合下信徒的靈性、信仰與公共生活完全脱節,要拆除「MIP」就要介定我們的靈性生活,第一信仰不是被困於教會四面牆,更不是受困於我們私人生活範圍裡。

「信徒要將上帝的公義和愛灌注在在生活每個層面及範疇內,用龐大的結構系統來思考生活。例如吃什麼穿什麼不要以為只是細微個人的生活,有否想過晚上開冷氣對世界有很大的影響,信徒要加強重塑個人生活的自覺性。」

防範強權入侵

自覺性提升後,如何創建羣體社會組織?任志強表示,信徒要警覺不法分子會取易捨難,同樣極權政府侵蝕整個羣體,「當我們經歷社會大是大非的時候,同樣要看到就是轉化的契機,忽略了這種思考就容易被人有機可乘。

他指,上月颱風山竹襲港,其居住的西貢南圍村有人半間屋被削去,洗衣機被衝去大海。社會大眾在風暴過後興起社區自救,使生活回復正常。「社會出現社區小行動,可累積凝聚成大機理,可惜教會卻沒有這類的小行動,教會太多行政管理考慮太多變得官僚化。 」

任志強還指,面對威權有些信徒總是搬出《聖經》羅馬書13章需要順服,任志強按捺不住説:「他們只看上半部忽略下半部,就是黑暗中要起來。保羅説:要行在白晝中『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脱去闇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12節)。」

最後任志強強調,「暴虐者喜歡玩弄黑暗耍黑手段,但我們不能只待在黑暗裡。」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