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天恩牧师三弟赵享恩长老介绍说:"他在世九十四载,忠心事主,活得丰富精彩,走得安详平静。"
成都王怡长老见证赵牧师他一生致力于改革宗神学的翻译和传播,是神所重用却默默无闻的忠心仆人。一翻译者"守诚斋"的诚之见证说:"翻译工作要能耐得住寂寞,忠心而不求突出自己。赵老牧师是吾辈的楷模。愿主兴起更多翻译的人才,将纯正的教义继续传递下去。"
赵中辉牧师之见证《虎口余生》一书记录著他忠心的一生。赵中辉牧师出生于1916年,他的故乡是辽宁省开原县中固镇。幼年时家人虽然通过当地的宣教士接触到了福音,但只有母亲一人是基督徒。
赵中辉牧师于1935年重生得救。1935年焦维真教士在东北营口圣经学院举办第一届东北基督徒培灵会,讲员是王明道先生。在聚会的第二天晚上,赵牧师在睡前祷告时,蒙圣灵光照,过去所犯的罪如同电影一幕幕呈现在脑海中,于是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求主宝血洁净。赵牧师后于1936年入读东北营口圣经学院(圣经神道院)。
1938年,来自美国改革宗长老会(American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的宣教士魏司道博士(Dr. J. G. Vos)来校执教系统神学。魏司道博士的改革宗神学(加尔文主义)和他谦卑爱人的品格,深刻地影响了赵中辉牧师的一生。从此,赵中辉牧师的神学立场由阿米念神学和时代论神学转变为改革宗神学。
1949年,赵中辉牧师举家迁往香港。同年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The Reformation Translation Fellowship)成立,赵牧师任执行秘书。1950年到1956年,赵牧师在日本事奉和学习,完成伯特纳博士《基督教预定论》的翻译,同时开荒布道,参与教会的事奉。并在日本改革派神学院上课一年。1954年到1956年,赵牧师入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获英美文学系文学士学位。
1956年9月,赵中辉牧师只身到达美国,入读匹兹堡改革宗长老会神学院(Pittsburgh Reformed Presbyterian Seminary)。赵牧师在美继续他的翻译事工。1968年,改革宗翻译社搬到台湾。赵牧师夫妇共有子女十人。
赵中辉牧师一生译著有:《基督教神学》、《千囍年论》、《基督教预定论》、《基督教神学概论》、《现代神学论评》、《基督教教义史》、《与神同行》、《赎罪论》等七十余种神学书籍。另编著:《英汉神学名词辞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