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华福总干事:灵恩现象与圣灵降临目的

前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总干事李秀全牧师日前在北美华神分享华人教会面临的七大危机,语重心长的勉励神学生努力扭转困境,化危机为转机。

前华福总干事李秀全总结华人教会七大危机

危机之五:保罗与马可的断层

不少北美教会都经历信徒下一代流失的阵痛。李牧师认为从使徒保罗与巴拿巴的外甥(侄子)马可的身上也可看到类似的危机。

保罗与巴拿巴因为马可打退堂鼓的历史问题而分道扬镳,令后辈信徒惋惜。但看保罗之后写的书信可知晓马可又获得他的肯定,双方的关系得以恢复。

如何改变下一代出走的现象是北美教会迫在眉睫的挑战。李牧师呼吁教牧领袖关注辅助下一代信徒,使福音薪火相传。

危机之六:圣经和圣灵的对立

圣经与圣灵的对立现象是教会第六大挑战。在李牧师看来,基督徒在圣经和圣灵上不能选边站,两者本该兼容。

"没有人敢站在圣灵的立场上反圣经,也没有敢站在圣经的立场反圣灵。既然圣经和圣灵密不可分,为何在教会界出现对立?"他说。

李牧师提出灵恩派和福音派也不该对立,"我虽属福音派,但是我讲道、事奉若没有灵恩的经历、若没有圣灵的工作和浇灌,那我怎能走到今天?靠口才吗?靠经验吗?靠关系吗?我们当然需要圣灵的恩赐,我们需要!"

针对灵恩派引发的争议,李牧师也反思某女牧师信耶稣得钻石之风波。他澄清不是谈论是非对错,但基督徒一定要谨慎小心,懂得分辨诸灵,不要轻信任何灵恩。

对于主张一概排斥灵恩的人,李牧师希望他们带著谦卑的心去了解、尊重,平衡神的话语和圣灵。

至于偏重灵恩的人,李牧师提醒他们勿陷入属灵的骄傲,努力在神的话语里深扎根。「很多时候我们被外面的花拳绣腿弄得眼花缭乱,但要反思自己的基本扎实吗?我们要立根在神的话语上。」

说到下金粉、呕吐、击倒等奇异的"灵恩"现象,李牧师教导说要追本溯源去了解圣灵降临的最重要的三个意义,以免造成喧宾夺主。

他根据约翰福音16章归纳说,圣灵降临目的是让信徒好好传福音、帮助人信仰生命的改变;其次是带领信徒进入一切的真理,更爱慕主的话;还有就是为了荣耀主耶稣。

危机之七:事奉和动机的脱节

当今教会第七个危机是事奉和动机的脱节。李牧师援引一位信仰前辈的劝勉说,"不要把事奉看作执业,也不要把神的工作事业化。"

他希望大家用这句警言检视自己的事奉动机。既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要建立自己的"小帝国"。

李牧师坦承他事奉初期时的动机不纯,一心想建立自己属灵产业的"小帝国"。事主多年来,他常带著战战兢兢的心自我检讨,盼望后来的同工也能自我省察。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