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迷信"同居"能测试关系!研究证实离婚率更高

婚前同居逐渐成为不少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测试双方是否适合婚姻的「必要阶段」。
婚前同居逐渐成为不少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测试双方是否适合婚姻的"必要阶段"。 网络

近年来,婚前同居逐渐成为不少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测试双方是否适合婚姻的"必要阶段"。然而,美国"家庭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IFS)一项研究可能会冲击对许多人对同居的美好想像。

在中心2023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收集于2022年)显示,婚前同居可能增加离婚风险,尤其当伴侣是"为测试关系"或"节省开支"而同居时,婚姻稳定性更低。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在《2022年同居研究 | 婚前同居增加离婚风险 试验心态影响更大》一文章中延伸分析了这份报告对现代婚姻观的启示。

研究指出,50%至65%的美国人认为婚前同居能提高婚姻成功的机会,年轻世代尤其认同此观点,认为同居是婚前的重要"考验方法"。然而,多年来的学术研究却显示,同居与离婚风险呈正比例,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居效应"(cohabitation effect)。

在美国,70%的夫妻婚前曾同居;而在香港,2016年家计会的调查也发现,24%女性和34%男性青年倾向"先同居、后结婚",比例首次超越"只结婚、不同居"的群体(23%女性和12%男性),显示同居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常态。然而,IFS的研究提醒,这种趋势背后却为婚姻不稳定的风险。

未预备好"滑进婚姻"
关于"为何同居者离婚率较高",梁海欣表示,学界有两派解释,一是筛选理论(Selection),认为选择同居的人本身具有某些特质(如对婚姻态度较开放、家庭背景复杂等),这些特质本就容易导致离婚,而非同居行为直接造成问题。

二是经历理论(Experience),主张同居的"经历"会改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长期同居可能削弱对婚姻的正面看法,增加对离婚的接受度。此外,同居会让伴侣在未作出清晰的关系承诺前,因著习惯住在一起而倾向继续同住,难以分开,更会带著生活惯性如共同租约、财务纠缠和隐忧"滑进婚姻",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及时分手,最终导致"大爆发"而最终离婚收场。

婚姻稳定的关键绝非"试婚"

IFS的研究分析了2010至2019年间首次结婚的美国夫妻,追踪至2022年,发现订婚前同居者有34%婚姻破裂,订婚后或婚后才同居者仅23%婚姻破裂,相对而言订婚前同居者的婚姻破裂机率高出48%之多。

此外,同居的"原因"也影响婚姻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只是"想多陪伴伴侣"(44%人选择),他们的婚姻破裂率最低(23%)。而"测试关系"(17%选择)及"节省开支"(22%选择)成了"最高风险理由",婚姻破裂率分别达33%及40%。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稳定的关键绝非婚前"试婚",而是是否同居前就作好进入婚姻的打算( marital intention)。
研究人员解释,以"外部因素"(如经济考量)为主的同居,容易让双方忽略关系本质,反而增加风险。

提升婚姻成功率:别迷信同居!

就此研究结果,研究员给出了"提升婚姻成功率"给出具体建议,包括:

1. 别迷信"同居能改善婚姻"
目前无证据支持同居能提升婚姻品质,反而可能因惯性而延续不健康的关系。
2. 放慢脚步,厘清婚姻意图
别急著同居,先结婚或共识双方有结婚的动机,再同住,这能帮助关系走在正轨
3. 避免"滑进"婚姻
"决定"结婚,而不是"滑进婚姻"
4. 别为"测试"或"省钱"同居

研究显示,这两类动机的婚姻风险最高。若想测试与对方的是否"合拍",可透过一起上恋爱教育课、一起谈谈将来、拍拖长一点时间等方法来观察对方,征询亲友意见等众多方法达成,并且同居让人观察后,最难以有空间来作明智抉择。

研究员甚至回答"已同居了,如何补救?"的问题,建议正在同居的伴侣们好好思考自己同居的动机,与伴侣一起谈论一起生活的原因、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婚姻的意义等。如果已有较高风险了,则要警醒,更要慢下来,先想清楚而避免"滑进婚姻"关系里,亦建议这样的情侣一起去上恋爱教育课程,帮助关系更成熟,能进入更美满的婚姻关系。

(资料来源:性文化学会)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卫王朝》和《拣选》跻身亚马逊Prime十大热播榜单

    《圣经》题材史诗级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与《拣选》(The Chosen)双双登上美国亚马逊Prime平台十大热播榜单。"任何电影或影视作品都无法,也不应该取代福音或圣经。然而,如果它们能激发那些从未读过《圣经》或不认识神的人对信仰的兴趣,那么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 穹苍旅居9个月 基督徒宇航员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滞留太空9个月后终成功回家。他们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尔莫尔接受基督教媒体问及感想时,引《圣经》希伯来书说:"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美好,但对那些信祂的人,这一切最终都会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执行长季辛格宣布带领Gloo 打造符合信仰价值AI科技

    美国技术平台业者Gloo近日宣布,任命其执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协助团队开发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过去一直是董事会成员,十年来大力投资Gloo,近日成为执行董事。他宣布将致力于将AI引向正面发展的方向,服侍教会。

  • 美著名牧师:迪士尼《白雪公主》背离经典版爱与救赎讯息

    美国著名丰收教会(Harvest)创办人劳格理牧师(Greg Laurie),近日评论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电影,指其背离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题,被自强与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认为这样的改编失去了原故事中触动人心的爱与救赎讯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