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神学院-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公布,将在9月29、30日与华人福音联络中心加拿大联区合办粤语的金龄牧养事工策进会议。天道神学院华人事工并在9月至12月开办英文的金龄牧养事工课程。
戴德生华人事工中心自去年开始一直筹办这个以"BOOMERS的一代"——战后(1946至1964年)出生一代——爲对象的事工。中心形容这一代人出生于"太平盛世",加上一直倡明医学的照料,退休后仍然活跃时段,不下十多年。并且他们的人数远超先前一代与继后一代,一直以来都拢断著社会趋势。
"金龄"一代,他们有著丰盛的人生经历,有活力健康,还有充裕时间。今个研讨会将探讨有什麽事工或牧养模式,能够适切这"金龄"一代的需要,以牧养他们成爲今代的摩西和迦勒,为神国作更大的事。
这次大会的对象爲教牧同工、教会长执、领袖、神学生、"金龄"事工工作者,以及有趣从事此事工的人,还有"金龄"一代人士。主要讲员包括石耀绵牧师、吴克定牧师、陈琛仪牧师、郑建城牧师、蔡伟文医生、黎惠康牧师、潘鸿钧医生/牧师。
加拿大教会当作好准备迎向挑战
据加拿大统计局2005年12月的公布,加拿大人口老龄化越趋明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现在的"金龄"一代正逐步进入退休的行列。按统计预测,25年后,65嵗老年人的总数将增至儿童总人数的两倍;到2031年,老年人的数量将介于890万至940万人。
加拿大统计局还称,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状况预计要一直持续近30年,届时加拿大老年人的总数将增加25%左右。
华福第一届国际长事工研讨会暨进修会回顾
人口老化也正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之一,各地华人教会也面对这个挑战。世界华福中心于2004年马来西亚举举行了第一届的国际长事工研讨会暨进修会,以"天国耆英,兴起发光"为主题专门研讨了"金龄"牧养的方向。
期间大会总结出教会在牧养长者上担当的角色:
第一, 长者是教会一份子,退休人士的前10年至20年一般身体依然强健,他们的智慧与成熟对堂会、家庭和社区是一大助益;教会应该鼓励、教育及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事工。但当他们的健康开始衰退时,教会应就身、心、灵和社交上帮助他们加以适应。针对失去老伴,长期病患和生活孤独的长者,教牧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事工。
第二, 孤单、丧偶、退化、依赖等是老年中期和老年后期较常碰上的困难,教牧如何帮助他们面对危机,又赋予生命的意义成爲重要的课题;教会必须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以化解悲痛。
第三, 第三,很多小家庭需要照顾年长者,不论在体力或精神上都是沈重的。如何照年长者,就成爲人人必须学习的末牷A堂会在这事上应可以给予援助,除了开办课程使会友更晓得如何面对外,还可以组织支援小组定时探访协助。教牧在教导和协谈上可以引导会衆有更正面的行动。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