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突破匯動青年上週六(23日)舉行了「同察看神的使命、齊參與神的作為」青年召命與使命專題講座,邀請得海外基督使團國際總主任馮浩鎏牧師及其宣教士太太馮鄭珍妮醫生等分享訊息。
馮浩鎏牧師本身是醫生,是海外基督使團宣教士,曾與太太受差在南亞回教國家宣教6年半之久,後任使團香港區執行主任,訓練宣教士。2005年成為使團國際總主任,是戴德生創辦中國內地會140年以來首位華裔領袖。
馮牧師向在場的年青人説,作為神的子民的使命有三個方面,首先是聖潔的子民,不論在任何崗位,從事任何職業,都在神面前過聖潔的生活。第二方面是作神的見證,神子民的生命要讓列國列邦都能看見上帝。第三是作為上帝話語的出口,宣揚祂是創造萬有的一位,祂的愛,以及祂要帶給世人醫治及盼望。
他提醒在場年青人要成為「慷慨的一代」,為主冒險、付出。
馮浩鎏牧師的師母馮鄭珍妮醫生的經歷正好和他的分享相呼應。她向在場十多歲的青年人説到自己在這年齡之時常為自己人生的使命求問上帝,對神的國度相當熱心,但上帝卻攔阻了她入讀神學院之路,卻意外地入了醫科。
成為醫生為她打開不少宣教之路,她在眾醫科科目中選了婦產科,好進入一些有需求的國家宣教。她和丈夫能進入回教國家宣教亦因婦產科醫生的身份,因利成便,被當地婦女接納。
憑師母鼓勵年青人不要單獻身,亦要投身及委身,在上帝頒佈的使命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