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主义让基督教背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的罪名

01a_001.
归正教会亚太裔教会联盟主席张景祥牧师。(图:网络)
在一些亚非国家看来,基督教是披著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那么,基督教为何会被扣上"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的罪名?有牧者将其归咎于"世俗主义"背后作祟。

归正教会亚太裔教会联盟主席张景祥牧师日前在他教会发表文章,指出世俗主义是让基督教背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罪名的祸首,提醒广大教会勿被世俗主义渗透。

基督教在亚非地区宣教工作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令张牧师遗憾的是,帝国主义对一些国家尤其中国教会的影响是"阴魂不散",使当地信徒背上了直至今天仍撇不掉的历史包袱。

张牧师表示,从历史起源上看,中世纪(15至16世纪)处于属灵黑暗时期的欧洲天主教会催生了世俗主义,它是对教会的一种反动力量,强调以人本为中心、以看得见的世界为本以及活在这世界的真实性与理性。

17至19世纪,受世俗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欧洲政府对外发展"帝国主义",在亚洲和非洲用武力建立殖民地,抢夺亚非两地的资源及人力。而在这段时间,教会同时已向外发展宣教事工。因而造成亚、非各地的人对白种人"爱恨交加"。

一方面有白种人的教会藉著宣教热忱、爱人灵魂传救恩之道;但另外一方面又有白人的洋枪洋礮用武力强占地土、掳掠资源、人力。因此亚洲和非洲的居民被白人搞糊涂了!

张牧师以中国为例指出,当福音传到中国时,许多西教士为主耶稣的缘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可是又同时,欧洲列强又常常利用船坚厉礮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妥协、强迫通商、订下不平等条约。

"这就是世俗主义这种负面的力量,目的就是为贪图更多的物质享受。"他表示,换言之,世俗主义最反对就是看不见、摸不著的"属灵的事"了。反而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甚至以政治以及军事的优势去抢夺、强占弱势的"第三世界"也在所不惜。

张牧师还表示,世俗主义不但鼓励而且连结了帝国主义,使之无限制地扩充并贪得无厌的追求世上的物质;同时也增加又刺激了以前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武器之改良和工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欧洲所产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世俗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所致。

未来待续,敬请留意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