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是「國際反腐日」,今年的主題是「別讓腐敗毀掉發展」,旨在強調腐敗問題已成為阻礙實現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重要因素。致力推動全球政府消除貧窮問題的基督教聯合機構「國際彌迦挑戰」(Micah Challenge)在反腐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書中也呼籲説「教會有意參與根除貧窮的行動,需要再進一步與腐敗對抗」。
「國際彌迦挑戰」最新的報告Open for Service: A Case for Good Governance呼籲基督徒在消除貧窮的全球行動與全球教會一起以更高的標準管治或影響政府部門,以至商業公司。世界各國要在2015年達到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然而腐敗問題尚未解決,這是一個主要的障礙。
「國際彌迦挑戰」總幹事Joel Edwards表示,「腐敗就像攔阻跑道的一座塔一樣,它使1兆美元消失了。這對全球那些極窮人羣的健康與福利是很大的障礙。」他還説,「要界定腐敗很困難,對腐敗的處理很複雜,它在商業與政治系統中又是根深蒂固的。難怪腐敗已經在枱面下行之久遠。簡單地説,腐敗會殺死人。」
這份報告也提到在一些貧窮國家,政府部門裏面的工作被看作是「獲取個人財富」的最快的方法。這些低收入國家的領導人,他們輕易地賣掉了整個國家本來應該享有的權利,獲利後將數以百萬計的財富送到國外的銀行。
腐敗不只侷限在南半球的較落後國家,同樣也發生在富裕的國家。報告書提到,「如果富裕的國家的政府能有更好的管治,那會大大地影響到世界各地數以百萬人的健康及福利。」
彌迦挑戰負責人強調,「如果落後和富裕國家都沒有改變失敗的政府管治方式的話,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是不會實現的。」
世界良善治理方式的共同的八個特徵是:負責任、社會全員的參與、法律治理、透明度、政府回應力、輿論導向、公正與包容、效能與效率。
報告書還強調,「我們相信神已清楚賜予政府一個寶貴的工作,就是保護受壓迫者、保衞弱者、確保窮人可以獲得賴以為生的收入並健康發展。」
「國際彌迦挑戰」近期也提供「關於良善管治方式的神學(Theology and good governance)」的專題及回應行動(英文)。專題引述部分經文表明,「有良好的管治方法才是好政府;賄賂致使道德遮蔽;誠實正直的個人生活方式;賄賂也會殺害人等聖經觀點。」
「國際彌迦挑戰」世界福音派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與國際夥伴彌迦網路(Micah Network)一起發起的專案。
欲阅讀關於良善管治方式的神學,請瀏覽「國際彌迦挑戰」網站:Theology and good governance
彌迦挑戰:腐敗是消除貧窮問題的主要障礙
李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