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敦2010洛桑世界福音大會已經步入尾聲,世界知名的領袖級聖經學者之一基斯‧韋特博士(Rev Dr Chris Wright)今日在大會上向所有參會代表們發出清晰的號召——要起來帶動普世教會的「第二次改革」,徹底地「回歸聖經、回歸耶穌」。全場熱烈地以掌聲回應。
韋特博士特別要求教會要摒棄對權力、名譽、聲望及財富的偶像崇拜,回歸到基督裏謙卑和純正的信仰。他警告説,今天越來越多基督徒失去了他們的誠信,甘於屈服於這些誘惑。
「你認為神得著全世界的最大障礙是什麼呢?並不是其他的宗教,不是逼迫,也不是對抗的文化潮流。」韋特博士諷刺地指出,「神拯救世界時遇到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祂的百姓。」
「最令神痛苦的並不只是這個世界的罪惡,而是那些得到神的救贖、被稱為祂的百姓的人的失敗、不順服和背叛。」他繼續説。
韋特博士認為,基督徒的各種偶像崇拜已經成為了普世宣教的「最大威脅」。他知道某些福音派組織由於過分熱衷於數字,因此他們的宣教報告常常是不盡不實,充滿了虛假、欺騙和操作。他嚴厲地斥責説,「欺詐、謊言、甚至是為了得到奉獻而作出令人質疑的數據,我們決不能把神的國度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
韋特博士針對時下流行的成神學作出了批評。他並不否認基督徒應該確信聖經裏面神祝福的應許和聖靈的能力。但同時,他擔心某些牧者一味扭曲聖經的意思來「滿足個人的貪念」,卻從來不講聖經裏面所説的聖徒的苦難和每位基督徒當背起十字架的呼召。
他毫不保留地指出,成神學派的牧者的成
,就是在一種與耶穌的教導和榜樣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中「充實了他們自己」。
論到假先知及所謂「超級使徒」,韋特博士説,雖然他們很受基督徒歡迎,但是他們對「軟弱和貧窮的人漠不關心」,他們裏面「沒有真正的使徒的印記」,也「沒有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的樣式」。
即使是在基督教會或基督教工作裏面爭取地位、名譽和權力的人,都一樣是「對基督的不順服、可將我們所追求達到的目標通通破壞」。他坦言,這種偶像崇拜已經嚴重到「成為醜聞,成為了神的工作的絆腳石」,以致基督徒不能再堂堂正正地指出世俗的錯誤。
「雖然耶穌已經勝過了所有的試探,但是許多基督徒領袖,包括宣教領袖,仍然在這些試探面前失敗了,這真的是一個悲劇。他們就是不能勝過虛假的成令他們不斷升高的那種誘惑。」韋特博士感嘆,「整個教會都要為他們失去誠信而付上沉重的代價。當我們大膽指責世界的罪惡的時候,反而被他們駁回説『先解清你自己的問題吧』。」
最後,韋特博士提出「今天的教會迫切需要改革」,首先從福音派的開始。他呼籲基督徒悔改,正視自己的失敗,並「完全翻轉」回歸到耶穌和聖經裏面,以及恢復以聖經為中心的講道。
「在我們出去世界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回到主面前。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世界,我們要先改變自己的心和做法。當我們向世界宣佈福音的時候,我們也一定要先在神面前告白這些話。在我們離開自己的位置去尋找迷失的人之前,我們要先跪下來尋求主。」他由衷地勸勉在場逾4,000位福音派領袖們。
韋特博士以三個字總結今天教會需要恢復的——謙遜(Humility)、誠信(Integrity)和純正(Simplicity),即H.I.S.。
「我們是『祂的』(His) 子民嗎?讓我們因著神的緣故、為了宣教的緣故、為了這世界的緣故,活出祂的子民的樣式。」他説。
逾4,000位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的基督教領袖本週聚集在開普敦參與第三屆洛桑世界福音大會。大會的目的是把全球基督徒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把福音傳遍整個世界。大會將重點討論一些普世教會正面臨的全球問題,包括世俗化、伊斯蘭教、愛滋病、成神學、環境問題等。大會直至本週日(24日)完滿結束。
開普敦2010洛桑世界福音大會系列報導
開普敦2010洛桑大會落幕 盼宣教熱心傳承延續(2010.10.25)
韋特博士號召全球教會「回歸聖經、回歸耶穌」(2010.10.23)
洛桑宣教領袖:不順服是大使命的主要障礙(2010.10.22)
西非數以百計伊斯蘭教學者歸信基督 (2010.10.22)
Libby Little分享丈夫在阿富汗為主殉道見證(2010.10.22)
温以諾博士洛桑大會討論移民羣體的福音需要(2010.10.21)
策略性教會發展 要為主贏得全球城市(2010.10.21)
洛桑大會網絡使用量超過南非世界盃 (2010.10.20)
伊朗牧師洛桑大會見證 上萬穆斯林歸向基督 (2010.10.20)
世界福音聯盟對中國缺席洛桑感失望 (2010.10.19)
餘達心牧師任洛桑講員:無神論漸成新宗教 (2010.10.18)
洛桑領袖對普世基督教未來前景樂觀(2010.10.18)
開普敦2010洛桑大會千人開幕禮盛況 (2010.10.18)
福音派代表齊聚南非見證洛桑歷史性會議(2010.10.17)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