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香港贫富悬殊扩大令社会充满怨气,离婚现象普遍破碎家庭生出不少受伤的青年人。如何减少怨气﹖相信饶恕是最完美及最佳路径。最近一期《圣经报》登刊了一些教内牧者及作家有关宽恕的文章,以让大家找到释放心灵珈锁的启迪。
著名布道家包乐博士(Dr. Luis Palau)在他《灵命飞跃之旅》一书中分享了他年少时陷入仇恨的经历。他十岁时父亲离世,所留下的一点食物和金钱却被他的弟兄所瓜分,令包乐一家三年内都活在贫穷和债务中,自此他对这些叔伯们心怀怨恨。他年纪稍长时,就怂恿母亲通过法律途径对他们"还以颜色",但母亲总是引用罗马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等经文,完全饶恕叔伯在她身上所加诸的困苦,并且廿年来默默清还所有债项。几年后,包乐博士才能走母亲饶恕的路,通过饶恕得著释放。
《活出美满人生》作者邹贤程表示,宽恕是创伤的灵丹。他认为比起情欲、财富、权力或其他引诱,宽恕是对基督徒更大的考验。他引《圣经》证明,饶恕别人的人必能体验神的饶恕,他表示"很多人不能体会神无条件的赦免,是因为一直不饶恕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又认为对于受伤害的人,只饶恕是唯一并且有效终止伤害的方法。主耶稣是基督徒爱人的榜样。
邹贤程引出六大理由,说明信徒为何要宽恕:
1. 因为无罪的主耶稣为有罪的我而死;
2. 因为主耶稣也为他们(伤害我们的人)而死;
3. 因为他(伤害我们的人)也是受害者;
4. 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5. 因为爱是"不计算人的恶";
6. 因为这是神的吩咐
包乐博士更提醒大家,在饶恕后随即要做的就是忘记别人的过犯:"饶恕并忘记是灵命得以健康成长的要诀。"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