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长沈祖尧:社会必须明白年轻人为何愤怒了!

被誉为"最佳大学校长"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表示,世界及社会结构性的资源不公,造成了年轻一代里头的不安感,促社会了解年青人的心情,明白他们为何"愤怒了"。

沈校长自2010年12月就任中大校长以来一直深受学生爱戴。他作风亲民,常在各类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其实他在被推荐为校长前已经在不少场合中表达对年青人的信任和同情。

昨日(21日)沈校长在中大"校长网志"中发表一篇"年轻人为何愤怒"的文章,把到自己读完托玛‧皮凯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后对世界及社会的状况忧心忡忡。

他引皮凯的观点指,财富分配不均情况越来越严重,社会的资本增长远高于个人的经济收入增长。最令人担忧的是,资本增长累积在社会最上层的人手上,大部人的收入远远追不上财富增长,造成严重的贫富悬殊。皮凯认为如不正视及改变现状,世界将无可避免爆发大冲突。

该书指出,全球的资本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开始出现重大增长,在欧洲国家殖民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二次大战的经济调整下出现财富不均情况,中产阶级形成。过去50年间已发展国家巿场自由化、经济不干预政策亦令贫富更形悬殊。今天不少已发展国家的大众对于严重制度化不公的不安演烈,公众的不满日益增加。

沈校长转而谈及刚受"占中"困扰的香港社会。他指出,随著香港制造业消失、房地产业火热,人口贫富两极化现象越来越。过去香港50至70代表,贫穷家庭"努力读书—考入大学—发展事—储蓄投资——美满生活"的公式已行不通,现实是大学生不保证能有好职位,劝奋工作者未必有成功一天;年轻人大部份工资要用来供楼或交租,中学生或副学士毕业生更难得基本合理的生活。

对年青人来说,买房、储蓄、结婚、生子变得遥不可及,社会不公义激发年青人愤怒,他们开始追寻资源平均分配、保护弱势群体,渴求社会"公平",不论它的意义是什么。

沈校长指,政府的措施诸如兴建更多资助房屋、年青企业家创业基金等无助解决问题根本,他促社会能聆听及了解年青人的愤怒。他结语道:"我尝试了解年轻人的愤怒。我希望社会也能聆听和了解他们。他们需要公共政策和措施,令他们对未来重燃希望。社会必须明白,我们的年轻人为何愤怒了。"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

  • 孙东升牧师: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

    近日,华人牧者孙东升在其针对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的评论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从来不是靠国家权力推动的,教会的复兴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圣经真理。”

  • 全明星赛林书豪重返NBA球馆:我拥有一段充满奇迹和祝福的篮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赛落下帷幕,这场汇聚联盟顶尖球员的年度盛会不仅让球迷大饱眼福,也成为一位昔日传奇球员重新与NBA连结的契机。前NBA球员林书豪分享了自己久违踏入NBA球馆的感受,坦言这是他自2019年总决赛后,首次回到这一舞台,满怀感恩地回顾自己的篮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