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參議院教育委員會週三通過了一項要求學校課程標榜同性戀的法案,意圖一面倒地向下一代灌輸同性戀的正面形象,引起了社會組織的強烈反對。
加州SB 48法案週三獲10人的參議院教育委員會投票通過,6位民主黨代表投支持票,3位共和黨代表投反對票,1位民主黨代表缺席。SB 48法案是由同性戀參議員Mark Leno支持。具體來説,該法案規定加州公立學校的美國歷史、加州歷史和社會科學課程務必要強調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LGBT)的角色和其貢獻。若該法案成為法例,加州各校區將別無選擇,只能更改課程並選用吹捧同性戀的教學材料。
一向致力維護家庭及孩子的機構Campaign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主席Randy Thomasson表示:「在學校裡,父母不想要、孩子也不需要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LGBT)的模範。SB 48法案強迫老師、校區、課本和教材宣傳一些混淆孩子們視野的性傾向,明明是針對下一代進行洗腦,教導他們要仰慕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的行為。」
SB 48法案一旦通過,從幼兒園至12年班的課本及教材便須正面宣傳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作為「模範」。不僅如此,孩子從小將會被灌輸要尊重同性戀、同性婚姻、雙性戀及變性人士,並且支持他們的政治活動,認同他們在現代社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對於老師和校區來説,他們將要積極地營造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的正面形象,選用支持同性婚姻及變性手術的課本及教材,因為「保持沈默」很有可能會被指「背地裡反抗」。而家長亦不會特別被知會有關課程更改,或選擇子女豁免該種教育。
另外,太平洋法律協會亦表示強烈反對SB 48法案。協會擔心,若加州通過吹捧同性戀的課程,其他比較小的州便會被迫跟隨,因為出版商通常會根據最大州的要求來設計教科書。另外,協會指出,加州的公立教育預算本來已經極為短缺,很多學校已要在教職員當中裁員,州政府若推動SB 48法案會令加州的教育問題雪上加霜。
太平洋法律協會會長Brad Dacus評論説:「我們的州立法會似乎並不明白,在數千名教師獲得解僱通知書之際,根本不應該要求學校花費於一些所謂政治上正確卻昂貴的東西。」
太平洋法律協會在已向Leno參議員寄出反對SB 48法案的法律書信,同時鼓勵選民致電他們的參議員,表達他們的意見。
Randy Thomasson則提出,隨著加州更多支持同性戀的教育法案推出,家長將更有理由摒棄公立學校而轉投私立學校或家庭教育,以保護孩子不被這些謊言「洗腦」。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