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创豪:耶稣监视人的"思想犯罪"吗?

1

作者:余创豪 chonghoyu@gmail.com

一九八四?

在他的新书《道德弦弧:科学和理性如何带领人类走向真理,正义和自由》(The Moral Arc: How Science and Reason Lead Humanity toward Truth, Justice, and Freedom)里面,美国著名怀疑论者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声称,基督教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道德基础,因为旧约圣经有许多残酷的规则,而新约亦没有任何好转,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比旧约更糟糕。

例如,旧约只惩罚实质上谋杀和奸淫的人,但在新约中耶稣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马太福音5:21 - 48)。舍默批说,耶稣将犯罪从行为层面上纲上缐到思想犯罪(thought crime)。舍默又说,男性看到漂亮女性时想入非非是很常见的,就连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曾经对《花花公子杂志》承认, "有很多次自己看见女性而产生欲念,……自己在心中已经奸淫了很多次。"

坦率地说,我为舍默的批评而感到惊讶。舍默原是一位基督徒,后来他放弃了基督教信仰,并且创立了怀疑论者协会,高调地以科学去挑战宗教。他毕业于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这是一所基督教大学,按理他应该已经获得基本的圣经训练。然而,他对圣经的解释明显是断章取义。

舍默写道:"耶稣提升思想犯罪至奥威尔的水平(Orwellian level)。"首先,让我们先看看思想犯罪是什么一回事。这个词源自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经典小说《1984》,这本小说是关于一个极权主义政权怎样利用秘密警察来监视每个人,如果有人表现出怀有任何不纯正而又威胁到政权的思想,那么他将会被逮捕,并且要接受思想教育。

耶稣鼓励自我监测
耶稣是否扩张了旧约法律去禁止思想犯罪,从而增加了人们的精神负担呢?恰恰相反,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

舍默引述卡特所说,企图去证明耶稣的禁令不合理 。但是,同样的事实表明,教会没有以"一九八四"的方式去惩罚思想犯罪。卡特是一位浸信会的基督徒,美南浸信会有否因为卡特的所谓思想犯罪而惩诫他呢?

当耶稣说生气就是谋杀,具有情色幻想就是通奸,他的意思不是上帝和他的特务监视人类的思想。耶稣说了那些话后还继续补充:"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仇恨是谋杀的种子,耶稣的意思是希望你与敌人和解,从而克服仇恨。没有法律可以禁止仇恨,只有你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耶稣只是鼓励自我监测。若以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来说,旧约律法是一种外部控制或直接控制(通过惩罚),而自我监督是一种内部控制。

登山宝训的六大古今对比

耶稣关于谋杀和通奸的教导出自登山宝训,当我们细读其背景,我们可以清楚见到,耶稣并非试图把旧约律法收紧,反之,他要提升人们从表面上服从旧约,而达到理解律法的真正意义,因为犹太人以为自己没有犯法就是很道德。据圣经学者马克‧斯特劳斯(Mark Strauss)所说,登山宝训包含了六个古今对立(太5:21- 48),耶稣将他自己所说对比古人的权威教导:

一,在旧约中谋杀是犯罪(出埃及记20:13),但耶稣说愤怒就是谋杀(太5:21 - 26)。
二,旧约禁止奸淫(出20:14),但耶稣把它延伸到不当的欲念(太5:27 - 30)。
三,虽然摩西允许离婚(申24:1),但这仅仅是对人类罪性的让步,这从来不是神原来的旨意,婚姻应该是终身的盟约(太5:31 - 32)。
四,旧约吩咐人必须遵守誓言(民30:2),但耶稣说,若果人是真诚的话,那么誓言是不必要的(太5:33 - 37)。
五,旧约命令:"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21:24),但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8 - 42)。耶稣不想人们经常以旧约作为理由去作永无休止的报复。
六,旧约的诫命是:"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利19:18)但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3 - 48)因为上帝也爱你的敌人。

综上所述,耶稣呼吁人们要发自内心去履行上帝的命令,而不是只在字面上遵守律法。倘若我们只按照字面去理解耶稣的说话,那么便会闹出笑话。例如耶稣说:"甚么誓都不可起 。"那么在法庭上作证或在做入籍程序时,你是否要拒绝宣誓呢?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那么一九三一年日本拿下东三省,中国是否要奉送南京呢?可惜,舍默真的照字面对去解释耶稣说怎样去对付邪念,舍默以嘲讽的口吻写道:"如果你无法控制性冲动,耶稣有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 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太5:29 - 30)"

耶稣反家庭价值观?

舍默还批评说,耶稣的教诲不可能作为家庭价值观的基础,他写道:"关于耶稣自己的家庭观念,他从未结婚,从未有过孩子。他一次又一次向自己的母亲变睑,例如,在一个婚宴中,耶稣对她说:『 妇人,我与你有甚么相干?』(约翰福音2:4)……他又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 26)"

耶稣真的是反家庭价值观吗?再一次,舍默的解释只是断章取义和流于字面。在约翰福音2:4中耶稣说:"妇人,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舍默没有引出耶稣的第二句话,这是耶稣不想受干扰的原因。还有,耶稣真的要求人恨他们的家庭成员吗?事实上,耶稣的意思是,作门徒需要全面委身,有时他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珍爱的东西,这种两难困境出现在许多新约圣经的段落中,例如:"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马太福音6 :24)"耶稣说:手扶著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加福音9:62)
具有怀疑的精神是好事。这是调查研究的驱动力。因此,我怀疑舍默是否正确地理解耶稣所说。

2015.3.19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