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华人布道家远志明牧师日前在香港圣经教会的主日礼拜上证道《直奔标竿》,指明基督徒的信仰唯有以耶稣基督为标竿。
直奔标竿就是直奔耶稣基督
远志明牧师讲说,直奔标竿就是直奔耶稣基督,"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著基督。"这就是保罗的标竿。上帝差他的儿子入世要帮助我们活出的生命就是上帝起初创造的善的、美的生命。让耶稣的生命进入我们的生命,代替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个就叫标竿。
直奔标竿:与过去诀别,与过去分别
远牧师讲说,与过去诀别就是将「万事」都当作有损的,若以耶稣为标竿,就必须放下世界上的一切。但信徒日常的信仰生活常出现:有了世上的,但是还缺主耶稣;有了物质的,还缺属灵的;已经得到了,但是还想要更多。这些是「流行的、廉价的、成主义的神学、福音」。
远牧师指耶稣的教导就是绝对的。耶稣说,你们爱我,就要恨父母、妻子、儿女。你们若不变卖一切来跟随我,若不背起十字架来跟随我就不配做我的门徒。 "我来,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世人常觉得这里的"更丰盛"是加添,再给更多的意思。但主的意思是他的生命百分百、彻底“取代”了我们的生命时,我得的就更丰盛了。
远牧师直指,信徒们直奔标竿时要做的选择不是指职业上的而是指人的心智。成神学的迷惑是:"你信吧,信了之后要啥有啥,信比不信要好多少多少......但是它从来不告诉你你要背十字架,要舍己。"
青年财主到耶稣面前问永生的时候,「耶稣看著他就爱他」,耶稣对他说,回去把你所有的变卖分给穷人,你还要来跟随我。远牧师幽默又严肃的说,「若你求神啊,更多的爱我吧,你小心,有一天神看著你就爱你,把你所有的都剥夺干净。道德优越感、你的财富,你的成、自豪感都剥夺干净,赤裸裸的来跟随主。主的门徒们就是这样的。真认识神的人会以得著耶稣基督为至宝,将万事当作粪土。」
远牧师讲到中国近代的宣教史。唐朝的唐太宗曾亲自下旨派手下房玄龄去迎接景教宣教士,元朝的也里可温教曾获准在大都宣教,是皇族带进来的。明末清初,大学士徐光启等人都信了耶稣,并且史上曾有记录康熙皇帝与汤若望关系非常好。而且那时的西方传教士,还把西方的科技、文明等,都带进来了,得到的是中国最高层的应许。这些宣教史,看上去都很和谐、也很顺利。
但为什么那些宣教史好像一阵风就可以全吹走?为什么站不住?远志明牧师说:"因为福音的本质是与世界势不两立的。"续而讲道之后的来华宣教士,马里逊、戴德生站住了,他们为了福音献身在中国、死在中国,扎下了根。
直奔标竿就是马不停蹄从不满足
在腓立比书中,使徒强调了两次"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乃是竭力追求",我们的信仰是一生的,不是一时的。很多人把信简化成受洗,远牧师说受洗是入门。信的时候,会靠主、听主、按著主的话去行。
远牧师指,信仰的过程:得救是靠信,得胜也是靠信,得力也是靠信,得奖赏也是靠信,这个信是一生的持守。信心是在成长的,不进则退。信心的课是永远不停止的,马不停蹄。朝著标竿直跑,不要满足于现状。
远牧师提问说,保罗是因信而得的义,但是又为什么要诀别世界?为什么要一生马不停蹄?保罗写的这么艰难、残酷,好并且还不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已经得著了,还要继续跑跑下去,同时又强调是因信。我们把信看的简单的时候,保罗看的这么深刻,这么沉重,是一生的。
直奔标竿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命定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传福音是每一个信徒身上的使命。
最后,远志明牧师提醒会众要警醒。末世时,各种诱惑、迷惑都会过来,所以耶稣让信徒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唯有以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标竿。
-
2025全球守望名单:3.8亿基督徒遭逼迫 北韩踞首位
监察全球宗教自由机构"敞开的门"(Open Doors)公布2025年《全球守望名单》(World Watch List),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8亿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极高的逼迫,其中中亚和非洲国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