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却可以用"爱"扶持彼此走过--致八仙尘爆受害家庭
全台人民刚刚共同经历了一个令人心痛震惊的夜晚,有500多个年轻人在八仙乐园的粉尘爆炸意外事件中受伤。事发至今,我们看见许多单位投入救援与复健的行列,阳光基金会也于脸书上贴出5个创伤心理陪伴建议。但让更我们忧心的是,这些受伤的人们该怎么面对那遥遥无期的重建之路…..
2003年12月15日在澳洲的一间托儿所,一辆汽车意外闯入托儿所,苏菲受困于起火燃烧的汽车底盘下,全身85%的皮肤遭受灼伤,失去双腿和其他肢体,几乎丧命,那年她才两岁半。奇迹式存活之后,却又在生命的第五年再度横遭车祸,生命垂危。经历无数痛彻心肺的手术之后,这个小小的孩子不但肢体残缺,更必须青少年时期结束之前,经常进出医院,接受持续修复的各类手术。然而无论经历多少次修复、多少次肉体上的折磨,苏菲的身体永远无法恢复出生时的完整。
这个肢体残缺、饱受折磨的小女孩,今天却带著完美的笑容,面对生命。她的故事征服澳洲全国,也融化世界上无数人心。她的身影更经常穿梭在医院的病房中,陪伴和服务无数比自己更年幼的孩子。

这样的力量从何而来?-爱与勇气。
这是一个爱的故事。它诉说著父母亲不计代价的爱;诉说著家庭成员、亲友支持陪伴的爱;诉说著医疗人员对于拯救生命的爱;诉说著全球人类社群之间慷慨给予的爱。
但是,爱,需要勇气。除了不轻言放弃心爱家人的勇气,也需要面对真实的勇气。勇气带来支援和资源;也带来鼓舞和力量。当苏菲的生命危在旦夕,狄家在最无助的时刻,仍透过网际网路,向全世界社群发出呼喊:请求陪伴、祷告、募款、媒体、医学知识、以及各种可能资源的提供。虽然苏菲的父母当时都有忧郁症状,曾经服药、包括苏菲年幼的哥哥都需要接受长期心理咨商。但是他们愿意勇敢承认现况,理性地放下自己的情绪和挣扎,接受并寻求外界协助。这份勇气,使狄家承认自己是人,需要得到关爱、安慰、人力支援、休息、调剂,调整心态、不自责、不内咎,当照护者心理处于合理的稳定,才能提供受照护者更自然温暖的爱。
爱,是可以传递的。希望透过苏菲的故事,能鼓励每一位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家人勇敢向前走。也许前面的路看似黑暗,但人们却能因著彼此扶持,而走得更远;因著彼此鼓励,而看见希望!(本文节录自《给苏菲的信》,格子外面文化出版)
至于和受害者素昧平生的我们,也鼓励你用爱的行动,把爱传递下去!陪伴他们一起走过最艰辛的复原之路。更多关于"创伤心理陪伴建议"及"轻度烧伤的居家照护"资讯,欢迎查询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
更多关于苏菲的故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0516
影片《给苏菲的信改变的一天》
(本文节录自:给苏菲的信 格子外面文化出版)
Facebook:格子外面文化
部落格:osbp.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