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對於實踐主的大使命非常關鍵,到底一名宣教士應當在哪些方面裝備自己呢?在日前出版的最新一期《華傳路》中,華傳國際總主任、有著多年差傳經驗的林安國牧師列舉了十項裝備。
林牧師首先説到裝備訓練對於宣教的重要性。他説,宣教的事奉在眾多事奉中是最困難的,因它集中了佈道、植堂、門訓和牧養於一身,而且是在一個異文化陌生的環境裡,用另一種語言來表達,這樣的事奉若缺少裝備訓練,宣教生涯能「捱」多久可想而知。
所以,宣教士基本上需要十方面的裝備:心志的預備、專業的裝備、團隊的裝備、家庭的裝備、神學的裝備、職前的裝備、經費的裝備、文化的裝備、經驗的裝備和基本的裝備。
其中,就「專業的裝備」來説,林牧師特別提醒説:「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肢體,不要半途而廢轉去讀神學,要學一門宣教工場需要的技術才能,最好考一張証書,理髮、美容、插花、教英文、教中文、心理輔導、醫療、按摩、汽車修理……等皆能幫助申請居留宣教工場。帶職宣教一方面能減輕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更有助居留獲批准,也能成為接觸外界人羣的管道。」
另外,有些宣教士亦看輕團隊的裝備。團隊方面其中之一是你教會的牧者或者長老、或者導師,或者是差會安排的主管,但是,有些宣教士看主管如洪水猛獸、有時更是水火不相容,這樣無關建立強健的團隊。還有一個層面的團隊是差會的支持,加入差會的好處是團隊成員的互相配搭。獨行俠的宣教士缺乏團隊的互相幫助,事工也沒有了承接力,難以持久。另外,團隊的建立還需要加上後防支援的隊工,比如禱告、固定奉獻、關懷宣教士及兒女、寄材料等等,這些可以使團隊壯大,能打更長遠的杖。
經費的籌備方面,林牧師提醒説,雖然經費籌備非常重要,但是在一切籌募經費之上,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宣教士藉此學習寶貴的信心課。這是宣教士本身在宣教事奉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操練,要學會隨時隨地倚靠主,因為「離了主,我們不能作什麼」。
文化的裝備亦不能忽視。林牧師説,宣教士到工場若只向華人傳福音及服事華人教會,而沒有用時間學習當地語言及文化,宣教士的工作仍是很狹窄及存著強烈的民族主義之思維,缺乏天國的使命感。他説,在華人羣體中事奉的宣教士,必須開始第二代的華裔事工,更應鼓勵華人教會在本地開始跨文化佈道。
經驗的裝備方面,宣教士需要謙卑地向一些資深的宣教士請教,就會受益更多。
基本的裝備方面,林牧師特別提出宣教士的品格。他説,差會在甄選及考慮接納宣教士時,必須就申請者之基本訓練而向母會提問:「這位宣教士申請人在教會的品格、靈命、事奉及人際如何?」若沒有通過母會最基本的生命素質與事奉裝備這一關,宣教士很難面對工場更困難的跨文化事奉的挑戰及要求。
差傳資深牧者談宣教士十大裝備
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