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宣教大楼书写北美华人教会建堂史奇迹

涵盖四大领域、事工横跨三大洲的纽约信心圣经会书写北美华人基督教建堂奇迹。该会筹建的信心宣教大楼所需的700万美元善款获神奇妙供应,再次印证主的信实和大能。

信心宣教大楼的异像是什么?神如何预备建堂所需的700万美金?信心圣经会建堂的经验对其他准备及正在建堂的华人教会有何借鉴?本报日前采访了信心圣经会创办人、现任会长郝继华牧师,请他分享如何飞跃建堂事工的挑战。

总部位于纽约法拉盛的信心圣经会是北美华人教会复兴的典范,因在教会牧养、海内外植堂宣教与神学教育以及社区服务等多个事工显著成长,而被几所知名美国神学院列入"教会复兴"的研究对象。

六年前,信心圣经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购置四百万美金的"希望中心"会址,背后充满了无数个感人的信心故事,很多会友受感动慷慨解囊、完全摆上,犹如重现耶稣时代五餠二鱼的神迹。

如今的信心宣教大楼无论在地理位置、使用面积以及事工策略方面都是另一层次的飞跃,但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整个建堂预计耗费700多万美金,信心圣经会是如何解决这庞大的开销?

记:本报记者
郝:郝继华牧师

信心宣教大楼建堂:起于宣教、成于信心

问:当年希望中心的建立过程见证了五饼二鱼的奇迹。这一次信心宣教大楼要比当年的希望中心是更高的飞跃。能否分享筹建信心宣教大楼的异像和感动?神是如何一路引领?

郝:
建信心大楼主要是配合本会的异象﹕"透过神学训练、宣教事工、社区关怀与各地植堂来完成主耶稣所交托的大使命。"未来落成的信心大楼将成为本会的宣教指挥中心,督导世界各地宣教植堂的工作,同时也便于推动信心圣经会诸多圣工的发展。

信心大楼也是信心圣经教会母堂聚会场所。因人数不断增加,我们法拉盛母堂早就不敷使用,现在母堂主日崇拜有八场,英文部与福州语部都搬出去独立聚会;即便如此,聚会场地也不算宽敞。倘若信心大楼建成,就完全解决我们聚会场地的问题。

还值得一提的是,信心大楼重振信心圣经会的社区关怀工作,扩大提供书局、茶坊等社区服务,让街坊邻居感受到基督徒友爱的气氛,从而拉近教会与社区的距离,开发法拉盛的福音禾场。

信心大楼包括地下室一共八层,建堂费约700万美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问:你们是如何筹集到700万巨款的?

郝:
一切归于神的工作!其实我很早就有负担建立足够宽敞的大楼,使其成为复兴宣教植堂与教会增长的中枢。然而现实的挑战是严峻的,希望中心建堂的贷款还未还清,很难向会友再开口建新堂。

但我一直把建信心大楼的事放在祷告当中,很奇妙的是,神带领我认识一位从事投资和房地产生意的弟兄。他对信心大楼的异象很有负担,愿慷慨捐献建堂所需的700万美金,等于出资帮我们盖大楼!

问:您和那位非常慷慨的信徒是如何认识的?

郝:
也是有基督徒介绍我们认识的。说来奇妙,其实会友大会最初讨论决定盖四层;但神感动那位弟兄向我们提议建八层,并表态出资支持建堂所有开销。感谢神预备、带领信心大楼的建堂事工。

问:信心圣经教会去年开始连续30天祷告特会,能否分享其中感人的见证?

郝:
祷告特会开始前,那位弟兄就确认会支持建堂经费。但若准备建信心大楼,就需先清还母会的26万贷款。所以我们去年6月开始了30天祷告特会,求神继续做感动的工作。

我们祷告的目标是在三个月内筹集26万美元,以还清银行的贷款。结果我们不到二个月筹集的奉献款就已接近了30万!在信心大楼建堂事工上,神在很多方面给我们清晰的印证,祂都一路引领。

现在我们也找到了新的聚会场所,以便在建堂施工期间不影响母堂的聚会。我们的期待是两年内信心大楼竣工,并于2015年11月,即本会的20周年举行献堂礼。

围绕"建堂现象"的是与非

问:据我所知很多教会都在建堂,您觉得何时建堂的时机算是成熟了?

郝:
前年我们教会处于饱和状态,地方不敷使用,影响事工拓展的步伐,深感神让我们突破现状进一步发展。所以看见建堂的需要。

问:教会人数达到饱和就可以决定建堂了吗?

郝:
不完全如此。其实根据教会增长原理,若你感觉到神的赐福,也看见信主的人增多,教会八成的座位坐满,就可以考虑建堂了。这是我的看法。

问:教会人数饱和后,到底是将原有的堂扩充,建更大的教堂好?还是植出一个新堂更好?

郝:
我觉得这两方面(建堂、植堂)都要做,而且可以同步做。如果教会人数不断增多,改善母堂自身的发展是很必要的,这也有利于为推动植堂的工作打好基础。

例如我们建立信心大楼就是为了提升本会的宣教植堂事工,不是说因盖大楼就让宣教植堂工作停顿,宣教植堂原本就是本会的异象,直到现在我们都不断开拓教会。

当一个教会的人数、财力与行政等方面都处于理想的状态时,就有潜力平衡建堂与植堂的工作,实现两者同步发展。

问:教界有提议教会要瘦身的声音,因为大教会的行政组织复杂,拖累事工发展进度。那么教会变大好?还是小一点更好?

郝:
这要看神对每个教会的带领,不可一概而论。不容置否,神对每个教会的实际带领各异,祂可以赐福一个教会,让她变得庞大。

究竟变大还是瘦身?教会应跟从神对其带领来决定走哪种路线,而不是单靠人的计划来定夺。我觉得信心圣经会的建堂是圣灵的工作,跟著祂的带领走就错不了。

问:有的教会建堂花费几十年也没有建起来。您觉得这是否正常?

郝:
如果起先已经有建堂的意愿,但几十年都没有成就的话,我觉得很可能是人对神信心的问题,也许不少人有所顾虑,弟兄姊妹还没有完全摆上等等。建堂本身就是信心的工作,缺乏信心是没有办法建堂的。

问:有牧者对"建堂热"提出反省,指出并非所有建堂都是出于荣耀神的目的。而且有的教会建堂后出现不和、甚至分裂的情况。您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郝:
我觉得不能用消极一面看待建堂工作。如果神赐下足够的经费、预备更大的地方聚会,这难道不是神的祝福吗?美国有不少超大型教会都没有出现刚才你提及的负面问题。

凡是教会建堂,都要明确建堂的目的。建堂一定要和传福音抢救灵魂有关,一定和荣耀神有关。当然,如果教会的人体贴肉体的话,会有可能出现不荣耀神的事情,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建堂的积极的一面。

从哈该书的劝勉看今日建堂圣工

问:对于正在建堂的教会,您能否给出几句的圣经勉励?

郝:
愿意分享我们最近研读哈该书的恩典。神为何要顾念建造圣殿?因为圣殿代表神的同在。当然,敬拜者真心乐意地敬拜神,建圣殿才有意义。

哈该时代,以色列百姓贪图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建圣殿,因为他们心里根本没有向著神。所以神兴起先知哈该,责备百姓的懈怠。回顾今日建堂的事工,信徒都要自我反省:是不是只满足建立自己的安乐窝,不肯凭信心为神的国度踏出一步?

其实每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摆在神的手中,都可成为被主使用的五饼二鱼,五饼二鱼多起来就变成很多的祝福了。但是很多人只是为自己设想、计划,不肯摆出来,就像哈该时代享受安逸生活的以色列百姓。

建堂就是刺激我们不要看自己拥有多少,而是定睛在神身上,让祂掌管自己的人生。倘若如此,神就会施行很奇妙的工作。正如神藉著哈该所立下的应许:"我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都运来,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万军之耶和华说: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在这地方我必赐平安。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该2:7-9)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