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名牧反思赵镛基案 总结三点教训

RevCho11.
赵镛基牧师挣脱媒体记者的围堵,脸色沉重。(图:网络截屏)
全球最大教会创立者赵镛基牧师被判渎职及贪污的消息震动华人教界。著名华人布道家张保罗牧师接受本报专访反思赵镛基案的经验教训,盼教牧信徒彼此守望代祷。

张牧师表示,第一次听到赵镛基被法院判有罪的消息时极为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非常钦佩赵牧师为主做的工作,听到消息后内心非常难过和遗憾。

张牧师认为该案背后有一些值得华人教会和牧者总结的经验教训,避免后辈重蹈覆辙。

反思一:警惕名牧光环效应

张牧师表示,"全球最大教会创立者"赵牧师教会有80多万会众的,赵镛基在纯福音教会内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在他看来,牧师的权利愈来愈集中、光环愈来愈多,要面对的试探也愈来愈大,若稍不谨慎,就容易在光环中跌倒。

"其实教会之所以成长,不是靠人的能力,荣耀都要归给主。"张牧师认为教牧(尤其是名牧)要努力效法耶稣的谦卑,追求从主而来的奖赏,而非渴慕世界的荣耀。

反思二:亲子教育不能成为事奉的牺牲品

法庭认为赵镛基长子是案件的主导者,将个人财产损失转嫁予教会,判他入狱三年,当庭羁押。张牧师表示,从此结果来看,赵牧师在教育子女上成为教会领袖反面教材。

根据案情,赵镛基涉嫌在2002年利用其职权让汝矣岛纯福音教会高价购买其长子、《国民日报》报社前社长Cho Hee-jun所持的股票,令教会损失131亿元韩币,因而被起诉。

张牧师认为,教会是神的殿,不能和商业利益混杂在一起;但赵牧师明知故犯,不仅没有管教好儿子,反而受诱导协助他挪用教会公款等资源更是错上加错了。

所以,教牧事奉再忙碌,也不可忽视家庭;不能让亲子教育成为服事的牺牲品。

反思之三:灵恩派领袖追捧现象

张牧师提及最近不断有灵恩派教会的牧师出事,这可能与灵恩教会(尤其极端灵恩教会)过于看重牧者的魅力、权力、医治赶鬼等能力有关。

在他看来,教会牧者应带领会众往下扎根,向上结果。扎根就是在神的话语中扎根,在神的家中扎根,这样才能结出生命的果子。若没有在真理上很好扎根,单单追求恩赐,很容易步入危险的境地,给魔鬼留下破口。

张牧师也建议教牧最好不要插手教会的财政大权,让灵命成熟、有专业背景的弟兄姊妹负责管理。

最后,张牧师表示愿为赵牧师祷告,希望他能够在主里认真悔改,也求主赦免以及得到会友的谅解。

相关新闻
赵镛基牧师涉渎职及贪污被判入狱3年
唐崇荣看赵镛基案:撒旦的投资非常危险
赵镛基晚节不保基督教领袖:如何守晚节?
赵镛基牧师反省有罪判决 相信被神国接纳
赵镛基获纯福音教会力挺 辩护律师或上诉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