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格林威尔大学(Greenville University)刚于27日向华人基督教媒体事工影音使团创办人袁文辉颁授国际荣誉院士,表扬他多年来媒体工作上的努力。
袁文辉1989年成立影音使团。由借用教会地方的简陋环境开始,至今已拥有自己的摄制厂房;从制作幻灯片至"创世电视"节目登陆各家各户;打造马湾"挪亚方舟"主题公园,甚至远赴亚拉腊山意图寻找挪亚方舟遗迹。经历29年后今天已成了一个基督教多媒体的大型机构,透过福音电视节目、电影、杂志等,将圣经价值观带进世界各地华人社群。
袁文辉如何开始投身基督教媒体工作?坚毅性格加上对福音的忠诚,如何让他成为"影音梦想号"的领航者?今次本报记者与袁文辉继续畅谈使团成立和经过的起起伏伏,以及他的心路历程。
塑造媒体人雏型

当时代不少香港基督教人物造就袁文辉的属灵生命,对他的生命和事奉观念带来重大影响:"梁燕城博士讲解儒释道的录音带、早期的『突破机构』的灵魂人物苏恩佩、蔡元云医生、罗乃萱、吴思源等人的文章成为我属灵成长的养份。此外,已故一代电影明星乔宏带我进入『艺人之家』,让我看到很多艺人的生命见证。"
此外还有不少前辈助他在媒体福音上累积经验:"突破机构的广播节目『突破时刻』与晚会、大型布道运动如葛培理对我影响很深;平安福音堂的张佳音教士、吴主光牧师的讲道;短宣中心传福音的热情都成为我很大的帮助;还有天道传基引入外国的福音西片,我会借这些幻灯片录音录影带看。这些机构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所得的属灵滋养比教科书还丰富呢!"
事工最初异象:活化福音
袁文辉信主后,注意到教会讯息倾向理论化,因此一直都思想如何将信息更"落地",将艰涩的理论活化,让平民百姓都容易明白。作为媒体人,他发现教会不太善用媒体,因此产生了创办基督教媒体机构的想法。
谈到创办影音使团,袁文辉神情坚定,强调:"当初办影音使团重点不是在影音,而是『使命』。无论采用任何媒体—— 电视台也好,方舟也好,杂志也好,最终是要将福音讲得清楚、有影响力,秉承传福音的使命将信息传递开去。任何媒体都要将福音『活化』成为福音力,『使命』就是将福音的大能彰显出来。"
异象不少人都有,但开展一个事工的话不能单靠一股热心,办公室、同工薪酬、制作等都需要不少金钱,袁文辉忆述:"开展影音使团的时候是不够信心的。影音使团1989年开始,当时政治环境不稳,而九七回归在望。我向上帝说:『我将一生最好最大精力奉献给祢,如果祢接纳,我便行出来。』正是我比别人努力多两倍的性格,令我从来没有想过经济的问题。"
十字架山浸信会郑智斌牧师是当年袁文辉的主任牧师,他教晓了他信心的功课。"郑智斌牧师教导我要行在上帝的心意——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一切都会加给你。所以我只是问上帝:今日我所思所想是否在神的国和祂的义当中?"
他向袁文辉说:"只要为上帝而去做,圣经的应许就会给你。"无疑给袁文辉一颗最大的"定心丸"。

本身喜欢文学、音乐和设计的袁文辉在80年代初在大专攻读印刷管理,晚上修读平面设计。1987年毕业后在庇护工场任职教导智障人士印刷事务的工作,同时在工余时间制作幻灯片以此来传福音。当时多是借用教会的地方,与志同道合的人日以继夜地制作,大家分工合作,同工负责设计、拍照、录音和宣传,他则负责统筹、剧本和监制。创作幻灯片的经验对日后拍电影、做电视台等帮助很大。
由于幻灯片事工得到教会正面的回应也能领多人信主,因而加强了袁文辉藉媒体传福音的心志。后来一位弟兄愿意供给办公室,又有不少信徒奉献供应事工的需要,使团的工作就如此简单地开展。影音使团为教会制作幻灯片和人物见证等,将福音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
创办华人基督教电视台
后来袁文辉渐渐有了开办华人基督教电视台的想法。一个电视台需要庞大资金,人力物力无法想像,对一个小机构来说无疑异想天开。他如何有胆色去作?"在开电视台的时候,我只问应否有第一间基督教电视台?当我看到佛教在台湾都有6个电视台,法轮功亦有。很多声音告诉我应该要有基督教节目。我是拍福音电影的,就构思了『基督2000』电视频道,每一个星期出一个节目,每个节目一个半小时。当然很吃力,但我只问『好不好』,不是『得唔得』,如果每一个星期都有一个宗教节目,会不会帮助到弟兄姊妹?结果有线电视洽谈答应,令基督教历史上出现第一条一个半小时的综艺节目频道。"
52星期即一年52集,制作费、人工等都是燃眉之急,甚至公司出现过拖粮的情况,但最终第一年他们完成了所有制作。
如何寻求上帝印证?
很多基督徒都习惯求上帝给"印证",以便放胆前行。开办基督教电视台是一个庞大的梦想,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浩大,创世电视亦不断呼吁奉献筹募经费。不少人会质问袁文辉是否有上帝明确的印证。对此他颇不以为然,自有一套想法,"福音传给万民已是上帝明明的讲了,这还需要引证吗?只要真心真意将所作放在神的国度里,上帝自会加给资源和机会——包括印证。"
袁文辉不断挑战高峰,"有线电视能够做到提供24小时频道,我问:如果能制作一个半小时的节目,那有可能做到24小时的节目吗?是否可以建立更多同工?如果这是可行我便勇往直前。"
"我与不同机构一齐构思,所考虑的不是负担能力,而是第一,我已经等了这么久,第二如果大家没有胆量承担,那就由我来承担。因为我是办媒体宣教的,对其可能是开书室或文字工作,有很多考虑,但我作为一个媒体、福音使命的机构,加上是影音福音媒体,再更加是影音福音媒体的宣教,怎可能不去做呢?"
他将开办电视台比喻为摩西过红海,"当时的情况如打仗,不会待筹到钱才去。摩西过红海时不会求印证是否真的要过去,因法老追兵已来到。况且开办电视台之先,我们已有一年办基督教频道的经验及得到教界的肯定。这已经是一个印证。"
话虽如此,在勇往直前的过程中难道没有怀疑惧怕吗?袁文辉当然也有惧怕的时候,"惧怕时我就会在办公室里祈祷,思想所做的是否令上帝和大部分人都得益。如果答案是便去行。"
旧约中基甸向神求印证。羊毛上有露水是印证,相反只有羊毛没有露水也是印证。性格独特的袁文辉自有一套印证上帝心意的方法,他说:"我不会找『应该做的印证』,除非找到叫我『不要去做』的印证,否则我会继续去做认为应该做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