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头羊的东部沿海正好是20世纪初宣教最活跃的地区,这是巧合还是必然?一著名海归北大教授透过研究发现基督教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据《朝鲜日报》报导,北京大学教授颜色于上周末在韩国首尔大学举行的"亚太经济经营史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证实基督教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幕后臣。
颜教授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留学深造并获得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担任堪称中国政府智库的北京大学教授。
一直领跑中国经济的东部沿海恰好是大陆宣教最活跃的地区。在颜教授看来,这绝非偶然,而是存在必然的联系,他在首尔发表的论文有详尽的分析和解释。
这个由颜教授呕心沥血编写的论文《基督教传教在中国的长期效果(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hristian activities in China)》吸引与会众多经济学者、专家和各界领袖的注意。
颜教授将1920年基督教集中展开宣教活动的地区统计资料与2000年的社会经济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他表示:"虽然中国政府政策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对复兴东部沿海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基督教过去的宣教活动确实为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点毋庸质疑。"
颜教授将"基督教正面影响中国经济"一说提出三点理由。首先,对于100年前的中国而言,基督教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教育与医疗的唯一途径。
其次,基督教正面影响中国人的文化与价值观,使国人开阔眼界容易为接受外商投资创造较佳的环境,而引进外资反过来促进中国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颜教授分析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基督徒与教会分布状况,同时对比了2000年中国人均GDP的地区,发现基督教复兴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良好。
总之,颜教授希望藉著自己的学术论文肯定基督教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为中国政府与广大民众提供更为全面、客观了解基督教的信息。
其实颜教授不是最早研究这一课题的中国学者。据前《时代周刊》特派员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透露的消息指出,早在30年前,中国政府就委派一批学者研究"中国持续在科学、工业与文化上落后西方世界的根本原因"。
这群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观点来加以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复兴西方国家的力量源自基督信仰,而非军事、政经制度。
这个出乎意料的研究结果令当时中国的执政者极大震撼。因此,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艾克曼谈及他对中国未来的愿景时说,"我希望我的国家成为基督教的国家。"
江泽民这句话震惊艾克曼与全世界,很多人曾寄托江泽民开放中国的宗教政策。然而,多年过去了,从国际基督教人权监察机构的调查报告以及众多宗教逼迫案例来看,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仍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
可以说,江泽民这一美好愿景并未给中国基督教发展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基督教正面影响国家发展"早就心知肚明的。
海归教授肯定基督教对中国经济卓越贡献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