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消息】有關古中國文化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文化與聖經有许多驚人的相關之處。漢字擁有超過4500年的歷史,而每個字都是由「部首」的圖像符號所組成,研究人員深入闡釋這些文字時發現,不同部首的組合都指向聖經的真理,意味著古代的「上帝」或「萬物之主」與以色列人所敬拜的上帝是同一位神。
過去的兩年裡,加拿大Power to Change(前身是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Canada加拿大學園傳道會) 裡Intercultural Network Canada (ICN) 部門工作的餘佩麗 (Shirley Eu),一直在研究古漢字的起源,並藉此創造一套傳福音的工具,特別用來接觸那些來自中國或亞洲的人。
漢字隱藏的福音信息
Shirley舉例,有蒙福之意的「祥」字,由代表上帝的「示」字部首和一個「羊」字組成,意指祝福是藉著神的羔羊而來的。當中國人看到這個字時會問,「誰是神的羔羊?」Shirley就説,看約翰福音1章29節的經文,施洗約翰向人介紹「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的。」
「船」字拆開成不同部分,代表著一艘船裝著八個人,她將此字連結到創世紀中挪亞帶了一家八口進方舟的故事。
另一個例子是祝福的「福」字,由「示」、「一」、以及代表人的「口」和代表園子的「田」所構成,它清楚描繪了神和人共存在豐盛的園地裡,是構成蒙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創世記1:27-31)。
再看看「困」這個字,由「木」和「囗」(界綫) 所組成。發明漢字的人知道「困難」是由於人跨越了神的界限,擅自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而承擔痛苦的後果。(創世紀3:6)
在分析上百個富有聖經含意的漢字後,Shirley很高興能以自己的語言來更有效的明白聖經。她説:「上帝在我們的語言裡留下了祂的足跡,這只是證明我們相信的神是萬國萬民的神的其中一個例子。」
漢字小冊子傳福音
Shirley發現自己的文化起源背後有那麼一種屬靈意義後,便對這項工作甚感興趣。她分享説:「我們經常把基督教看成西方的宗教,但當我看到別人在我們的語言與文化中發現聖經的象徵性含意和信息,我開始產生一股強烈的感動。」
藉由她的研究與創意,Shirley製作了一本名為 「從漢字中探尋上帝」的工具小冊子,以方便向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分享福音。 雖然之前也有一些相關主題的書籍,但這卻是第一次有人將此作成傳福音的工具。
超過400多種方言由漢字作為基礎發展而成,其中包括國語和廣東話。該小冊子將十個漢字解構用作解釋創造、墜落和救贖的意義,同時也指出耶穌基督是神差遣為人犧牲的羔羊,代贖我們的罪以成就神的義。Shirley 與Power to Change的團隊計劃使用此小冊子來突破文化的障礙,務求以相關的文化去接觸不同背景的人。
Power to Change的市場部主管 Shanna Keen表示:「在過去的九年,中國持續佔加拿大移民人口的第一位。我們想幫助這些努力在異國展開新生活的人,並希望他們可以認識耶穌且發現信主為他們帶來的永生和盼望。這本小冊子運用加國亞裔熟悉的語言,成為我們與他們溝通一個很好的橋樑。」
雖然小冊子還未正式發行,但需求量已經很高。「從漢字裡發現上帝」小冊子於2006年首度發行了三萬本英文版,在2007年一月發行了中英文版,隨後同年九月第三度發行。
Keen補充:「這本小冊子除對亞洲人外,還對其他族裔的人發生驚人的影響力,如非洲人和斯里蘭卡人等,他們看到除了西方文化外,上帝還用其他文化來説話。對此,我們感到相當振奮,因為這表示有许多不同種族的人渴望認識福音。我們甚至收到海外的訂單。」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