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熱潮一浪接一浪,除了其在球場上一鳴驚人的表現之外,他在公眾面前忠誠的信仰見證也成為了大眾的焦點。有人將他與甚有影響力的基督徒美式足球球星提博(Tim Tebow)比較,指他是「另一個提博」。
以聖經觀點評論社會時事的Denison Forum 創辦人吉姆‧丹尼森(Jim Denison)近日表示:「林書豪是另一個蒂姆‧提博。」
丹尼森博士介紹林書豪有一對虔誠的基督徒父母,他們一直堅持他每個星期天早上都要參加主日禮拜,即使是在週六晚上比賽到很晚也是一樣。書豪的Twitter賬户簡介是「認識祂就是想要認識他更多」,連他的臉書也引用了歌羅西書3:23的經文「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
丹尼森博士反思提博和林書豪在這個時代的角色,並評論説:「今天的你我可能不是體育界的新聞焦點,但是我們的生命品質會在我們所能影響的圈子中展現出來。耶穌説:『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9:5)。現在他在天國,而我們是『世上的光』(太5:14),我們就是為此被呼召,讓他的光照亮黑暗和墮落的文化。」
丹尼森博士最後呼籲每位基督徒説:「你有沒有為自己將產生的影響禱告過?當你將自己作為光顯露出來的時候,是否呼求聖靈來充滿你?有沒有人因為接觸你而來服侍這位萬王之王呢?」
另一方面,美國華人牧者遠志明牧師也有關注到林書豪的故事。他在微博上留言説:「林書豪的崛起在一定意義上比姚明當年在NBA立足更讓人驚喜。身高1.91米,體重91公斤,擁有如此接近於普通人身體條件的華裔球員,卻在NBA打響了自己的名字,實在令人振奮。」
遠牧師的博客上亦節錄了兩篇有關林書豪的報導,分別是有關書豪在籃球事業方面創下的傳奇、以及他親述信仰所教導他的人生課。遠牧師一語道破,「一個是從外面看,很神奇;一個是從裡面看,是神蹟。」
遠牧師以大衞來比喻林書豪。他説,「看著今日的林書豪想起了年輕的大衞面對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大衞向歌利亞説,『我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帶領以色列的神,今日耶和華已將你交在我手裡......要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撒上17:45-46)」
相關新聞:
林書豪曾熱心服事哈佛學生團契帶查經
《時代》評林書豪「基督徒書呆子擊掌法」
出身亞裔受奚落 林書豪:願意學習寬恕
林書豪終場0.5秒三分球勝暴龍 稱「上帝創造奇蹟」
林書豪看「林來瘋」:降服自己‧榮耀上帝
MC Jin應林書豪熱寫新歌見證上帝
林書豪靠主得力 最喜愛經文羅5:3-5
林書豪風靡全球 感謝上帝實現NBA夢
NBA新星林書豪:要為天國的獎賞而活
首位美籍華裔NBA球員林書豪「為上帝打球」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