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徒坚持纪念"六四"25周年

gen_20140603_64.
港人每年沉重纪念六四。(图:美联社)
今年是"六四"北京天安门学生运动25周年,历史面貌至今仍未还原,香港基督徒坚持继续以哀悼及死祷告进行纪念,并期望平反事件。

香港多个基督教团体每年都会纪念六四事件。基督徒爱国民主运动、香港基督徒学会、基督徒关怀香港学会、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等每年都举行研讨会纪念事件。亦有团体撰写祷文,以及举行祈祷会纪念六四。

平反六四的坚持廿多年见果效,世界各地对事件表示了更多关注。5月30日美国国会举行了六四25周年听证会,通过了纪念89年学运,多名学运领袖包括柴玲、熊焱、周封锁、陈青林和杨建利等出席。

华府亦在6月1日举行了烛光悼念晚会,会上宣读了168名遇难者名单。基督教、犹太教、佛教等信仰团体亦为中国的政治现况祷告。

纽约"公民力量"4月初发起了为中国祷告的得主纪念天安门运动,更得198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图图大主教支持。图图大主教在2012年时曾联合153名诺贝尔奖得主致信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促释放曾参与六四运动及参与《零八宪章》起草的刘晓波。

香港巿民与基督徒多年来坚持悼念六四事件,多个团体举办纪念活动,期望能为事件落下合符公义的结论。

《六四廿五周年纪念祷文》

廿五年来民主梦 六四平反不死心
创造宇宙 掌管人类历史的上主
在愁思哀念的六月四日
请听我们卑微的祈祷
走过四份一世纪的窄路
心中信念不曾移动
祷告的火未曾熄灭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记忆
用刻骨的记忆 抗拒强制的遗忘
用铭心的记忆 填补掏空的历史
天安门前的旗海 
纪录了一代领导人的更替
烈士碑上的石纹
见证著血染的青春
我们记得 六四夜坦克的吼叫
我们记得 长安街惊鸣的枪响
从祢十架牺牲的爱 教我们相信
惟有世人真诚地自省忏悔
才能走出罪的捆绑
当权者需要回复历史的真相
民族才得以救赎
上主啊 求祢垂听我们的祷告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流泪
在泪光中 拥抱天安门母亲的哀伤
安慰去国游子的呼唤
求祢以大爱感动麻木的心
开启权力的枷锁
好让死者安息 生者释然
流亡者踏上归国之路
廿五年了 梦魇未曾挥去
神州大地 繁荣背后 仍甚苍凉
上主啊 我们要在高高的围墙前哀哭
为重重设限的自由痛心
在泪光中重见基督十架的清影
人间的苦 哀伤的灵
道成肉身的主 定会分担安慰
上主啊 求祢怜恤我们的眼泪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祈求
求赐属天的智慧
在喧闹虚谎的年代
明辨真理与是非
求赐道德的勇气
在权欲横行的日子
行出公义与坚贞
求赐悲悯的心肠
在贫富悬殊的社会
站在弱者的身旁
求赐不死的信心
在六四廿五周年的哀悼声中
恒存光明的盼望
坚固我们所立的志 所作的工
不离不弃 莫失莫忘
平反六四 平安中国
奉耶稣基督圣名祈祷 阿们》全文

廿五年来民主梦 六四平反不死心
创造宇宙 掌管人类历史的上主
在愁思哀念的六月四日
请听我们卑微的祈祷
走过四份一世纪的窄路
心中信念不曾移动
祷告的火未曾熄灭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记忆
用刻骨的记忆 抗拒强制的遗忘
用铭心的记忆 填补掏空的历史
天安门前的旗海 
纪录了一代领导人的更替
烈士碑上的石纹
见证著血染的青春
我们记得 六四夜坦克的吼叫
我们记得 长安街惊鸣的枪响
从祢十架牺牲的爱 教我们相信
惟有世人真诚地自省忏悔
才能走出罪的捆绑
当权者需要回复历史的真相
民族才得以救赎
上主啊 求祢垂听我们的祷告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流泪
在泪光中 拥抱天安门母亲的哀伤
安慰去国游子的呼唤
求祢以大爱感动麻木的心
开启权力的枷锁
好让死者安息 生者释然
流亡者踏上归国之路
廿五年了 梦魇未曾挥去
神州大地 繁荣背后 仍甚苍凉
上主啊 我们要在高高的围墙前哀哭
为重重设限的自由痛心
在泪光中重见基督十架的清影
人间的苦 哀伤的灵
道成肉身的主 定会分担安慰
上主啊 求祢怜恤我们的眼泪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们仍在祈求
求赐属天的智慧
在喧闹虚谎的年代
明辨真理与是非
求赐道德的勇气
在权欲横行的日子
行出公义与坚贞
求赐悲悯的心肠
在贫富悬殊的社会
站在弱者的身旁
求赐不死的信心
在六四廿五周年的哀悼声中
恒存光明的盼望
坚固我们所立的志 所作的工
不离不弃 莫失莫忘
平反六四 平安中国
奉耶稣基督圣名祈祷 阿们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