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会办营会除了事工之一,担当甚么角色?营会如何为信徒塑造渴望既能独特,又能享受群体生活的时空?
台湾校园福音团契团契部主任左心泰在《校园杂志》指出,营会在门徒训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营会帮助信徒将"知道"化为"生活",让生命被上帝所塑造。
营会如住棚节 担当塑造信徒生命角色
左心泰以个人参与营会的体验作例,他在国小参加救国团营队,及后又参加教会举办的营队,并且从干部做起至主办者,有一份深厚的情感,让他联想到好像去了以色列民的住棚节。
当时的以色列民在一连七天的营会里,一起欢乐吃喝及向耶和华献祭,以行动来尊荣神,亦借此被耶和华塑造生命。因著当时的以色列民已是第二代,只有耳闻没亲身经历过耶和华的大能,营会就成为塑造他们生命的场地,将"知道"化为"生活"。
在今天的营会,同样担当塑造信徒生命的角色。左心泰表示,在校园福音团契筹备高中职营会时,才知晓营会设计了一个"祷告洞",将一间教室布置成为一个帮助学生专心祷告的场所。近年还有设"安静时刻",在营会最后一两天,给学生长时间独处安静、祷告、沉淀、消化营会心得,自从该次营会开启了学生对"独处"的渴望。
营会的限制 生命需持续操练
校园福音团契累积了六十年办营会的经验,左心泰发觉有些学生离开营会后,对上帝的热诚和信心又渐渐冷却,令他明白营会并非万能,也有它的限制。
他指,诗篇34篇8节所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因此营会生活只是浅尝,日后仍需要学生继续学习小酌和品味。
他并引用史密斯所言:"藉著日常的习惯或仪式,一次又一次地演练,才能让国度的性情,铭刻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像是训练道德的『肌肉』一般,需要操练而得。"
营会独特角色 信徒享受群体生活
不过左心泰认为,营会仍有其独特的角色,就是让参与者浅尝群体生活的美好,塑造出信徒对群体生活的渴望。在群体里,我们学习爱与被爱,练习饶恕与被饶恕,操练顺服与聆听,体会亲近神与亲近人的美好。
左心泰相信,三一神的本身诉说著群体的美好,而三一神在创造人类时也预告了这样的美好。"我们所祷告的是,营会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时空,塑造著学生对于群体、对于上帝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