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華人教會牧師談靈命成長與門徒訓練

DanielChan.
陳東昇牧師。(圖:洛杉磯國語浸信會官網)
靈命成長與門徒訓練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能有效操練靈命,培育靈命成長?會友超過千人的洛杉磯國語浸信會國語堂牧師陳東昇近日在最新的《使者雜誌》分享自己的看法。

對華人教會來説,靈命成長與門徒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陳牧師表示,每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應追求靈命成長,就像嬰兒渴慕靈奶、孩童渴望成人一般自然。他還相信,現今華人教會最大的問題就是生命的問題,而生命改變的操練就是門徒訓練。

在陳牧師看來,靈命塑造與門徒培育是息息相關的,若要塑造耶穌的門徒,必須塑造門徒靈命。靈命的塑造是門徒培育的基石,靈命塑造得不好,門徒培育也很難扎實。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操練靈命、培育靈命成長呢?陳牧師為此提出一些較為客觀的觀念,並提出應用方法。

他首先提出,一個有果效的門徒訓練,理應就是靈命培育的訓練。「因為一個重生得救、心裏有耶穌、有永生盼望的人就是耶穌的門徒,所以靈命培育的過程就是作主門徒的過程。」

陳牧師將門徒培育分成三個成長階段:嬰兒吃奶、夥伴扶持成長及成熟培育。他還把靈命培育比喻成種樹,需要時間、水份、營養等,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需對症下藥,樹才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

因此他認為最基礎的門徒訓練也應該是傳福音與初信栽培的訓練。若要完成主的大使命,每個門徒(信徒)都要出去傳福音,並用生命影響初信者的靈命成熟。所以,對初信者門徒培育的重點在於落實栽培建立每日靈修的習慣上。

陳牧師還説,靈修的操練有深有淺,最好從最淺、最基本的開始做起,就是每日花一段時間讀經,要初信者知道聖經是神的話、神的啟示,這對他們的靈命成長非常重要。

他又補充説,靈修的目的不是深入查經,而是藉「讀生命之道」與耶穌親近,所以還要教導初信者如何禱告。

陳牧師再次強調靈修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與耶穌相遇,聽祂説話、生命被祂改變,「只有『被耶穌改變的生命』才能影響別人的生命被耶穌改變。因為自己是什麼樣的生命,就會影響出同樣生命光景的人。」

最後,為了真正要信徒們在靈命操練或門徒訓練中得益、有實質的屬靈成長,陳牧師建議每個教會的各部門都應首先瞭解自己在「塑造門徒」中的角色,同工們唯有傾力合作,門徒的訓練培育才能有效影響每個信徒。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

  • 孫東升牧師: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

    近日,華人牧者孫東升在其針對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的評論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從來不是靠國家權力推動的,教會的復興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聖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