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祝福亚洲艺术展"艺术家X传道人 卫林八年没灵感终寻著基督

"2017祝福亚洲艺术展"今年圣诞期间 (12月20-26日)在香港展出,云集了中、港、台及海外多个地方的基督徒艺术家展出精选作品。

北京著名宋庄的艺术家卫林是参展艺术家之一,他向记者分享在创作生涯中如何遇见上帝。

姓名:耶. 卫林 (原名卫林)
职业:牧师、传道人、艺术家

1966 年出生,毕业于西安教育学院
1991 年住北京圆明园,参与开始圆明园艺术村
1998 年搬入北京宋庄艺术村
2000 年蒙恩归主
2006 年受训于万国大学门徒训练课程
2007-09 年留万国大学做干事,现为该校讲师。

卫林
卫林

卫林,1966年在新疆出生,自小对画画情有独钟。后来去了新疆一个乒团教育学院受训,得到老师器重。但做了美术老师两年后,他感觉做老师不是生命中的理想,"我心中有感动鼓动我说我要做一个艺术家,所以我又去了学美术。"

1988年他考上新疆艺术学院,但因为觉得新疆的文化艺术比较落后,所以又选择投考西安教育学院。当时的他还坚持要做个老师,终于花了近两年时间于1990年底毕业。

"毕业后我不想当老师了,我有个强烈感动要去北京当艺术家。"毕竟当老师不是他的志向,卫林从此便开展了艺术家生涯。他忆述:"到了北京后不知道往哪里去,我就买了张地图,去了圆明园。当时圆明园离北大和清华比较近,还未开发,感觉非常荒凉。我租了一间房间画画,画了一至两个月后又认识了其他艺术家,如方力钧和丁方等。"

卫林是见证了圆明园艺术村整个兴衰过的少数艺术家之一。当时圆明园汇聚一众艺术家,亦吸引了很多怀揣艺术理想的年轻人聚集。在1991年底他们举办了一个展览,吸引各大媒体报导,卫林等人聚居处亦渐渐发展成著名的"圆明园艺术家村"。高峰时期,艺术家村人数达三、四百人。可惜在1995年,政府为防范大量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聚集构成不稳定因素而取缔圆明园艺术村。于是卫林等一众艺术家就迁移到北京东郊 (即宋庄)。卫林从1998年起开始待在宋庄,一直到现在。

《初--》
《初--》

艺术家最痛:整整八年没创作灵感

上帝的爱临到卫林。一位北京画家黄峥睿用两年时间向他传福音,卫林最终于2000年信主。但上帝没有让他在艺术路扶摇直上,却令他走进最失败的时期——他整整八年之久犹如失去了灵感之泉。

"信主后首8年我离开了艺术村,这是我自己甚至其他人也认为那时候的我是失败的。之前大家都非常看好我,但那段时间我完全没有灵感,甚么也画不出来。但我仍然听到有声音令我相信生命改变才是最重要,有了基督的生命才是健康的生命,一个光明的生命,才能造出光明的艺术。虽然好几年没做艺术,但我仍然这样想的。"

他说:"在艺术上我是非常痛苦,但圣灵一直鼓励我,我一直祷告和读圣经,所以我有一个新的感动就是去传福音,包括向艺术家传福音。亦在神带领下牧养几间教会。"

谈到8年当中没有灵感的时间的感受,他说:"那个时间其实我是两种感觉,一是特别幸福,被神抓住,被神使用传福音哦,神国的能力,传福音那种,也能带领艺术家,很刚硬的人,我传一下福音有时候20分钟就跟我一起悔改,有时候跟我一起跪下悔改,决志归向耶稣,我觉得特别欣慰被神使用。有时候我想安静下来画画却没有灵感时,也是非常的痛。有时我坐在画布面前,什么感觉也没有,觉得脑子一片空白,那个也很难,但是在圣灵感动下变得轻松。"

上帝让他与自己心爱的艺术激烈摔交,将他摔得支离破碎,竟也令他寻获新生:"总的来说,虽然艺术上当时那几年没有灵感,但那痛苦是短暂的,一回到基督的爱里就觉得在基督里面我有价值,那段时间,虽然我不做艺术,但我也是有价值,因我是神的儿女,圣灵就一直感动我。"

问及卫林最深刻的作品,他不假思索答:「复兴中国。」(又名:「龙的战场将成为上帝的牧场) 虽然这是信主前的作品,但透过作品,卫林看到上帝无形的手的引领:「祂用我做了这件作品,带领每一个细节。当时我并不是有神这个看见,我当时做了一个系列,包括毛泽东和一群羊合影,其实有政治讽刺意味。但这一系列唯有复兴中国现在看是最好,它特别属灵。这是一群绵羊面向天安门在低头吃草,绵羊是得救的基督徒,有基督生命的基督徒,是温和的。如果换了是其他动物,比如山羊就失去属灵意味了。后来有画家在仿画,换成了山羊仰头,都不是那回事。」

这作品得到有很多人的欣赏,包括著名印尼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他的学生来北京看到这作品拍了照片,他看到后也觉得好,然后收藏了这作品,我也非常开心。"又有美国《时代杂志》作家、《耶稣在北京》作者大卫‧艾克曼查询此作品的国际售价:"后来才知道他想花钱刊登这件作品。"

卫林笑说:" 虽然这是信主前的作品,但透过作品我看到神在我生命的计划——我未出生前已在祂的计划中。"

舍弃名利:只有救恩是我要表达的

171208
171208

"复兴中国"亦被当时大陆最有名的评论家栗宪庭赏识。他大力推荐画作,又得台湾《艺术家》刊物决定要收藏。若卫林答应卖出画作,一方面他可得到经费;另一方面可以令更多人关注他,艺术发展更一帆风顺。

名成利就虽诱人,但他却拒绝了:"当时有个强烈的感动,虽然当时还未信,但觉得还未找到真正的艺术,所以放弃了成名机会,也得罪了评论家。但我觉得是上帝的引导,其实我信主之后有7-8年没有做艺术,我想放弃艺术。"

虽然放弃了成名机会,但卫林不感到可惜:「当我们得救后,我发现唯有耶稣基督的救恩是人类的盼望,也应该是我作品的中心内容。」他认为艺术生命是基督的生命,艺术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的肉体和快乐。」

回顾多年来的艺术家之路,卫林确信上帝透过艺术使用他,因此他坚持创作意念要得神悦纳,甚至可为属灵作品放弃金钱和名誉:"我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甚至家庭,来北京当一个艺术家。但这不是普通的艺术家,我有个强烈感觉要当一个给世界和社会带来光明,把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的艺术家。我一直在寻找艺术要表达,让人类有价值的艺术。我认识神后令我知道只有救恩是我要表达的,亦令我愿意舍弃追求荣誉。"

《光中的懊悔——万箭穿心》

《光中的懊悔—万箭穿心》
《光中的懊悔—万箭穿心》

另一幅令他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在2003至2005年间创作的"光中的懊悔——万箭穿心",这是一幅经历上帝进入他生命的板画,卫林说:"当时一直没有灵感,这是禁食了三天感动下刻画出来的。"

作画时,他感觉被基督十架的爱所光照的一刻,令他深深感受到在神的面前所有一切都被神得著,从人来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在神的十字架的爱中,人一切的追求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在基督里能成为神的是最大的意义。这张作品更放在他的名片背后,跟随著他。

上帝亦让卫林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他在中国象形文字看到很多属灵图案,他称为"中国汉字里的圣经",并创作出不少圣经题材的象形文字作品,仔细观赏时,会发现当中的属灵意味,甚有玩味。

上帝 ‧ 卫林 ‧ 艺术

直到今日,卫林仍然认为他的艺术制法和画面仍未能达到上帝满意的地步:"直到今天我的艺术没把神的真理表达出来,就是那个震撼性,包括制法和画面还未到神满意的地步。"他然在追寻如何以合适的艺术方式表现灵感。在创作路上一路走来,卫林心怀感恩说:"神已经陆续给我灵感,我感到安慰,那几年没有灵感都不要紧,因为得到神已经最重要和最宝贵的,感谢主。"

对于上帝与他的艺术之间关连,他说:"我现在特别特别开心是因为我找到了上帝在我生命的旨意,祂使用我,就是用艺术来荣耀祂。我这么多年渴望祂,就让我看见用艺术宣教荣耀神是上帝最喜悦的。就是藏在圣经神启示的宣教方式。"

"其实艺术生命等于基督生命,不管做甚么职业如果要做得好必须要有基督的生命,被基督完全得著,不可有叛逆。我们生命有一丝杂质或不洁净神都不会用。"

"神要的是完全顺服、被他使用的人。而且包括制法和灵感一切要从神而来,只有被基督的爱充满的生命才会被基督使用。"

《惟有耶稣》
《惟有耶稣》

"2017祝福亚洲艺术展"将于12月20至26日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厅展出,大会邀得来自中港台及海外70多位基督徒艺术家参展,作品覆盖雕塑、水彩、油画、书法、装置,内容全面,藉著艺术作品表达基督教信仰,传达上帝的信息。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