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報復式事工? 「比慢精神」教會添人情味

後疫情時代報復式事工? 「比慢精神」教會添人情味
後疫情時代報復式事工? 「比慢精神」教會添人情味

資本主義社會計算效率,最低成本最大利益視為成功,馬來西亞神學院邱君爾傳道呼籲「學習比慢」的精神,在後疫情時代教會急速追回失去的事工、人數、奉獻之時,宜放慢腳步將焦點重新放在人的需要上。

馬來西亞神學院中文神學教育研伸課程主任邱君爾傳道,在最新一期發給支持者的書信提到「學習比慢」的精神,源於今天社會節奏急速,一切彷彿用功能定生存意義,人無法從「慢」醖釀情感。

他並憶述在馬來西亞神學院攻讀的時候,老師陳俊明牧師對他的叮嚀,學習與這世代比慢的精神;另提到香港楊牧谷牧師生前勸勉信徒的原則:忠於所託、甘於寂寞、藝術創作、學術研究、牧養宣教,往往如此。

邱君爾表示,教會有些事工不是單從表面數字來衡量,以這判斷價值,栽培一個人跟隨基督是要投入關愛不能量化,在後疫情時代教會急速追回失去的人數和奉獻,發展報復式的事工需要再度省思,宜放慢腳步將焦點重新放在人的需要上。

文末,邱君爾引用撒母耳記上3章21節、7章2節指出,撒母耳用了20年時間默默地將四分五裂的以色列全家重新帶到耶和華面前,顯現了比慢精神。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

  • 韓基總新任會長就職 宣佈五月舉辦論壇反對 WEA 大會

    剛上任的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韓基總)代表會長高京煥牧師(Rev. Kyung-hwan Ko)宣佈,將於五月舉辦論壇,公開批判世界福音聯盟(WEA)及其即將在韓國召開的全球大會。

  • 2020年以來美國宗教生活的五大顯著變化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國社會的健康、工作、科技和宗教四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宗教生活經歷了五大關鍵變化,對教會和信徒至今仍有影響。

  •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過大學宿舍事工觸及少數族裔未得之民

    柬埔寨一宣教士近日分享聚焦於「福音未得之民」的宣教理念,並分享其在柬埔寨推動跨族裔宣教的實踐經驗。柬埔寨自1979年脱離赤柬政權後,45年來雖有多國差會投入高棉族(佔人口95%)的福音工作,但境內尚有20個少數族裔因居住距離首都偏遠山區,長期缺乏福音資源,很多福音未得之民。

  • 雕塑家查斯·費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創作過程

    查斯·費根(Chas Fagan)6歲時隨家人搬到比利時,那時候他並不知道,半個世紀後,他將開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師,而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華盛頓D.C.國會大廈的雕像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