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就人工受孕立法咨询 天主教团体忧人尊严遭侵犯

澳门《医学辅助生殖技术》立法咨询 袁伟明神父:另一层次的人口买卖
澳门《医学辅助生殖技术》立法咨询 袁伟明神父:另一层次的人口买卖

天主教媒体"天亚社"报导,澳门当局就《医学辅助生殖技术》进行立法咨询已于1月12日届满。澳门教区婚姻家庭与生命委员会(婚委会)就咨询向相关政府部门递交1,500个签名和回应文本,郑重声明不认同人工受孕的立场,反对人工技术制造生命,使人的尊严遭到侵犯。

委员会指出,《医学辅助生殖技术》草案内容重点只放在医学技术及法律法规上,疏忽生命的伦理价值,要求必需规范心理辅导介入,及监管如何避免技术被滥用。

强调夫妇藉性爱结合而自然怀孕,这种生育过程在道德上才算完美;人应享有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以合约来决定胚胎的生存或过期销毁,是对人类尊严极大的侮辱;文本也对减胎的合法提出质疑,及忧虑对患者的心理创伤。

委员会更强调,"绝对不赞成捐精、捐卵及胚胎捐赠,因为澳门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此举容易为日后社会造成近亲结合的乱伦隐患"。而且担心医学辅助生殖技术容易引发更多不道德交易,例如非法抽卵或抽精、非法冻卵或冻精、非法卖卵或卖精、非法代性行为,非法代生,甚至将冷冻胚胎作非法研究等。

委员会指出:"『医学辅助生殖技术』若成为一门生意,以人工合成的人成为实验室的产品、商品、货物,此举严重伤害人类的尊严。另外,政府如何规管『医学辅助生殖技术』在经营手法和可能出现的不实宣传,以保障不孕患者免于成为商业竞争的牺牲品?"

故此,委员会要求澳门当局制订相关的规条,要严格监管。并要求制定高处罚法则,以收阻吓作用。

澳门政府于2017年11月29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就《医学辅助生殖技术》立法,自2017年12月4日至2018年1月12日为期四十日向市民进行咨询,对此法案可能衍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向业界及市民广纳意见。

澳门教区李斌生主教表示,人类生殖科技发展如同"潘多拉匣子",涉及很多伦理道德问题,需要政府考虑,否则很多问题出现后会失控,对人类生命有很大的影响。

他指出,"我们不是为信仰而故意反对",而是为爱护生命和维护生命的尊严,而教区亦只是把伦理评估展现给所有人看。

澳门天主教周刊《号角》报道,就这次立法咨询,婚委会于1月4日特别举行专题讨论会讲解有关条例的影响。与会者之一的善牧会狄素珊修女引用《天主教教理》指出,天主才是生命的主人,若透过非自然方法"创造生命",是抢夺天主的权。

狄素珊修女称教会在人工受孕及相关方法的立场,是"完全不接受",并引用《生命的礼物》训令指出,这立场属天主教信仰中的"道理",是坚定不移的。

另一名与会者、教区袁伟明神父也指出,医学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伦理关系带来挑战与困扰,因为相关技术涉及夫妇之外的捐精、捐卵或捐赠胚胎等,最终会引发道德伦理问题,破坏家庭基本应有的自然结构。

他解释,现时没有任何措施保障透过医学辅助生殖所"创造"出来的生命的人权,而且因为法例将规定"捐赠者"身份将永远获保密,故孩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血源父母"的身份。

袁神父说:"我爱这女子,但我不能用金钱买这份感情;同样,我爱小朋友,亦不能用钱去买一个生命来据为己有。我们反对买卖人口;而医学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就等同另一层次的人口买卖。这是道德的错乱,所以我们反对。"

婚委会主任郑桂好在研讨会中回应时强调,完全明白难孕或不孕夫妇的痛苦,但事实上社会有不少个案透过"自然家庭计划"成功自然怀孕;透过改善生活习惯及作息,让身体回复正常的状况可自然生育,毋须承受由人工受孕而衍生的多种社会问题。

婚委会在各堂区以守护"人性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及维护社会伦理道德"收集了1,500个教友签名,连同回应文本于1月12日有关立法的咨询期结束前,递交卫生局。

卫生局共收到102份意见,并将会在九十天内于卫生局网页发布总结报告。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