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教育局评审认为中国历史教科书描述香港的地理位罝写法不恰当,因提出修改建议引发争议,政府官员被指为推动爱国历史观而政治正确。
近年香港政府对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变我敏感。明光社项目主任欧阳家和在《烛光网络》"政治正确的反气旋"文章中指出,名字背后是政治和权力的一场角力,而基督徒必需持守真理。
他表示,所谓政治正确其实是带著平权的概念,保护社会的弱势人士,尤其是性别、性倾向、宗教、种族等,免受言语上的歧视。例如"圣诞快乐"要改为"欢渡佳节"、"男女"要改为"各位",但如果以法迫使人改变就是政治正确,成为过犹不及的社会政策及制度。
欧阳家和指,研究社会运动的人士认为,改变一件事的命名,实际是改变其文化。例如"娼妓"改称为"性工作者",删除了"妓"的含意,这就失去文字的道德批判。
另有,将"变性人"改为"跨性别",只是令到社会大众易于接受。亦有学者指,文字的改变其实是将文化和社会对某种事物的价值和定性企图改变。
当社会笼罩在政治和权力论争的氛围中,欧阳家和认为基督徒要持守真理,无惧政治正确被指冒犯别人,说出认为合理的话,断不能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