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让人视野扩阔、启发思考使人慎思明辨,但在数位年代人的阅读却碎片化。基督徒的阅读习惯是怎样?香港福音证主协会副总干事及出版顾问池丽华于10月30日基督教华人文字事工研讨会中,发布"2018基督徒阅读习惯调查报告"。
该次调查透过网络与纸本问卷方式发出,共2,801人回复,台湾866人,据调查所显示,结果贴近目前华人基督徒阅读趋势。
台湾六成基督徒每星期阅读少于三小时
池丽华按调查报告分析指,"每星期少于三小时阅读书籍的人数,香港地区比例最高,但台湾也高于60%,反映现代人的阅读时数偏低。"
至于阅读电子书,在台湾85%受访者每星期少于三小时,显示约有八成以上的人无阅读电子书报的习惯。由此可见,阅读趋势整体下降;但用于看视频、网购与社交媒体的时间却平均每天170分钟。
调查亦发现,阅读基督教书籍的比例,台湾有20%的人不经常阅读基督教书籍;大多数人不赞同网路文章比书籍内容好,阅读基督教内容的读者都以书籍为主。
买书不等于读书:太忙、没时间
池丽华又指,受访者购买基督教书籍,动力大部分来自"装备事奉"与"提升灵命",不过没多读毕一本书,原因为"太忙碌"、"没时间安静阅读"。
调查亦指,引起读购买意欲分别是"内容介绍吸引"、"作者爱好者"、"内容试读"。
出版社需全面、持续、多方推动阅读
池华丽除分析调查报告外,亦建议文字工作者需"对症下药"以足基督徒的阅读需求。她强调,"阅读是培养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可以建立慎思明辨的能力。"并指,"出版社要全面、持续及多方位的推动阅读,竞争者不是其他的出版社而是读者『不再阅读的原因』,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在视频、手游、社交媒体上。"
香港六成基督徒非经常阅读
池华丽在10月的香港基督教联合书展亦公布"2018基督徒阅读习惯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香港有六成基督徒非经常阅读。至于不看书的原因归类为四:"太忙碌"、"没有阅读习惯"、"没有兴趣阅读"、"书本没有趣味引不起共鸣",中学至预科程度及没有读过神学的群体比例较高。
教会与出版社合作推动信徒阅读
针对报告显示的现象,为提升阅读风气,池丽华亦提出四项建议:"为基督徒人人阅读而努力"、"解决阅读动机不足的问题"、"全面持续多方推动阅读"、"要重新检视读者需要策展阅读新风气"。
她鼓励教会与出版社擕手合作推动信徒阅读,如教会推动事工,可按其事工的主题选取有关书籍,从旁引导信徒从阅读中扩阔视野。
出版社在出版选材上,策划有别于坊间出版商出版的书种,以补信徒阅读的不足。